手机读杂志引爆未来时尚生活
不久的将来,你会经常看到潮男潮女在公交站、地铁里将手里的炫丽手机点个不停,或者是陪女朋友在商场买衣服的男青年盯着手机嘴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意。
手机读杂志引爆未来时尚生活
——3G时代下的“微阅读”之路
文/康良
2009年被称为中国的“3G元年”。如果说2009年是3G的建设年,那么2010年将是3G的快速发展年,3G用户数有望实现大规模增长。尽管现在有不少声音说现有3G用户数量增长存在水分和猫腻,但是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高达1609亿元后,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肯定会发现越来越多的18开头的手机号码。
据了解,全国今年的3G用户总数今年有望突破一亿。而这个数据与2009年底工信部发布的“我国手机阅读用户已有1.55亿户”这一消息相得益彰,因为绝大多数3G用户都会有阅读体验。而手机阅读正是“微阅读”重要的一种,此外还有口袋书、微博等,它们都代表微阅读。
3G给“微阅读”带来福音
庞大的3G用户群体上升,以及微博的盛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尽管未来社会阅读的多样性仍将持续存在,但是“微阅读”肯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从小学生现在阅读的最新方式就可以看出,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孩在手机上翻阅文字。
就在3G元年,“微阅读”入选“2009年度热词榜”。它的上榜不是偶然的,“微阅读”对人们最大的改变,在于为快节奏生活的“边角料”时间,提供了阅读新闻、接受资讯甚至发布资讯的方式,它是阅读多样化的一种体现。短小、碎片式的资讯,如快速更新的新闻、轻松浅显的小说,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获取:在地铁里阅读手机报,在等待的间歇用手机上网看新闻,用i-Touch看最近流行的职场小说。
2009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7亿之多,而业内人士更是预计:2013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超10亿。如此庞大的手机用户为3G用户的的增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是为“微阅读”的群体增长打下了基础。毫无疑问,“微阅读”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它会改变亿万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以手机阅读为例,早期的手机阅读以手机早晚报阅读为主。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彩信手机报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模式,3G网站类型是手机报在不久的将来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真正的手机报应该是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的。
所以,不难相信,将来的手机阅读会往杂志、书籍上过渡。比如,中国移动不久前已经同35家原创出版社、网站等进行合作,并联合举办了《十月围城》的首发式,很快就有了93本书的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以日本的手机书为例,2007年日本就刮起看手机书的旋风,电子书的市场份额短短几年就翻了数十倍。
中国的期刊数字化尚处在初级阶段,电子杂志没能形成新的阅读市场的份额,毕竟知识的主载体还是图书。和传统期刊的市场份额一样,电子期刊也跟不上电子书发展的脚步。但是,期刊的数字化仍然是无法阻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期刊的市场状况会出现利好局面。
“微阅读”会迅猛地塑造一种时尚
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你也会看到有人拿着一个像掌上笔记本的玩意看着,但是这不是电脑,也不是游戏机,而是一种电子书阅读器。
这是一种浏览电子图书的工具。屏幕的大小决定了可以单屏显示字数的多少。而应用于电子书阅读器屏幕的技术有电子纸技术、LCD等显示技术。现在的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大多放弃了LCD屏的制造,转而研究电子纸屏幕。
以中国最早、最大的,也是为数不多具备盈利能力的期刊网龙源期刊网为例。龙源期刊网在3G元年到来之际宣布进军硬件产品市场,推出自有品牌的“龙源阅读器”。该款5寸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在普通电子书的基础上,内置了一百种正版电子杂志,还附带其他电子书和一年杂志的更新下载服务。与汉王、索尼、亚马逊等公司的电纸书产品相比,它又有非常独特的优势,龙源期刊网合作3000多家杂志,有着无可比拟的内容优势。
据悉,该产品定价1399元,用户在有新杂志出刊的时候,可以下载最新的电子杂志直接通过USB口或SD卡拷贝到阅读器上,无需驱动和软件,与其他电子书硬件生产商不同,龙源阅读器在硬件采取了平价进、平价出的策略,电子书以代工厂的成本价格销售,只向用户收取正版电子杂志版权费用。
而眼下,随着国内电子书阅读器企业的广告投入,人们对这种新玩意越来越熟悉。相信,随着广告和性能的进一步影响,它的普及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到时候演变为一份时尚的礼物也未必不可。
特别是在阅读率偏高的城市,文艺青年、时尚达人们很快会注意到这类产品,年轻人永远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这势必掀起阅读器的销售热潮。比如,在美国,亚马逊最新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2”仅仅3个月就为其增加一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国外的火爆也很容易带来国内的受宠,很容易变成时尚男女手里的用来引爆眼球的新玩意。不久的将来,你会经常看到潮男潮女在公交站、地铁里将手里的炫丽手机点个不停,或者是陪女朋友在商场买衣服的男青年盯着手机嘴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意。
“微阅读”的绿色功能
时下最热门的环保概念莫过“低碳”,“微阅读”很显然就是类似“低碳”概念一样的一种新型的环保阅读方式。
“微阅读”之所以显得环保,不在于它推进并削减了传统纸的加工,更在于它能够让我们以更加清洁的方式有效利用时间。
让我们来稍微列举几项它的绿色功能吧:
一. 携带方便。
手机是我们现有的最方便快捷的阅读载体,如果你要追求一点质感和舒适,可以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手持阅读器。这些载体都可以随身携带,这无疑给阅读带来了方便。
二. 容量大。
你携带的阅读内容取决于你购买的产品质量和容量。通常我们最常见的是TXT格式小说。通常网上TXT小说在80KB至300KB之间,也就是4万字到15万字之间。我们以每本TXT小说200K为中值计算,1M可以放5.12本,那么1G的空间就可以放5242.88本了。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器或者手机存储空间多在2G以上了,够多了吧?
三. 随时随地。
就像“微阅读”提出的比较有意思的一点——你可以利用“边角料”时间。这样,你等车、坐车、和其他一些闲暇时间也可以合理利用起来了,这难道不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吗?
四.便宜又实惠。
手机阅读将比传统书籍阅读要便宜得多。据业内人士介绍,他们新推出了手机阅读分为“单本电子书”和“手机书包”两种订制方式。“单本电子书”按次点播,每本书平均费用在1元至10元之间,连载图书平均每章节为0.04元至0.12元,平均价格为传统书籍的1/10。他还举例说:“购买一本《跌荡一百年》,图书价格是42元,电子书售价仅2元”。“手机书包”分为3元包月和5元包月。订5元的“手机书包”至少可以读到50本左右的书,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在页面直接订购,无需额外支付手机上网的流量费。
手机读杂志引爆未来时尚生活
——3G时代下的“微阅读”之路
文/康良
2009年被称为中国的“3G元年”。如果说2009年是3G的建设年,那么2010年将是3G的快速发展年,3G用户数有望实现大规模增长。尽管现在有不少声音说现有3G用户数量增长存在水分和猫腻,但是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高达1609亿元后,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肯定会发现越来越多的18开头的手机号码。
据了解,全国今年的3G用户总数今年有望突破一亿。而这个数据与2009年底工信部发布的“我国手机阅读用户已有1.55亿户”这一消息相得益彰,因为绝大多数3G用户都会有阅读体验。而手机阅读正是“微阅读”重要的一种,此外还有口袋书、微博等,它们都代表微阅读。
3G给“微阅读”带来福音
庞大的3G用户群体上升,以及微博的盛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尽管未来社会阅读的多样性仍将持续存在,但是“微阅读”肯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从小学生现在阅读的最新方式就可以看出,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孩在手机上翻阅文字。
就在3G元年,“微阅读”入选“2009年度热词榜”。它的上榜不是偶然的,“微阅读”对人们最大的改变,在于为快节奏生活的“边角料”时间,提供了阅读新闻、接受资讯甚至发布资讯的方式,它是阅读多样化的一种体现。短小、碎片式的资讯,如快速更新的新闻、轻松浅显的小说,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获取:在地铁里阅读手机报,在等待的间歇用手机上网看新闻,用i-Touch看最近流行的职场小说。
2009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7亿之多,而业内人士更是预计:2013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超10亿。如此庞大的手机用户为3G用户的的增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是为“微阅读”的群体增长打下了基础。毫无疑问,“微阅读”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它会改变亿万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品味。
以手机阅读为例,早期的手机阅读以手机早晚报阅读为主。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彩信手机报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模式,3G网站类型是手机报在不久的将来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真正的手机报应该是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的。
所以,不难相信,将来的手机阅读会往杂志、书籍上过渡。比如,中国移动不久前已经同35家原创出版社、网站等进行合作,并联合举办了《十月围城》的首发式,很快就有了93本书的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以日本的手机书为例,2007年日本就刮起看手机书的旋风,电子书的市场份额短短几年就翻了数十倍。
中国的期刊数字化尚处在初级阶段,电子杂志没能形成新的阅读市场的份额,毕竟知识的主载体还是图书。和传统期刊的市场份额一样,电子期刊也跟不上电子书发展的脚步。但是,期刊的数字化仍然是无法阻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期刊的市场状况会出现利好局面。
“微阅读”会迅猛地塑造一种时尚
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你也会看到有人拿着一个像掌上笔记本的玩意看着,但是这不是电脑,也不是游戏机,而是一种电子书阅读器。
这是一种浏览电子图书的工具。屏幕的大小决定了可以单屏显示字数的多少。而应用于电子书阅读器屏幕的技术有电子纸技术、LCD等显示技术。现在的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大多放弃了LCD屏的制造,转而研究电子纸屏幕。
以中国最早、最大的,也是为数不多具备盈利能力的期刊网龙源期刊网为例。龙源期刊网在3G元年到来之际宣布进军硬件产品市场,推出自有品牌的“龙源阅读器”。该款5寸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在普通电子书的基础上,内置了一百种正版电子杂志,还附带其他电子书和一年杂志的更新下载服务。与汉王、索尼、亚马逊等公司的电纸书产品相比,它又有非常独特的优势,龙源期刊网合作3000多家杂志,有着无可比拟的内容优势。
据悉,该产品定价1399元,用户在有新杂志出刊的时候,可以下载最新的电子杂志直接通过USB口或SD卡拷贝到阅读器上,无需驱动和软件,与其他电子书硬件生产商不同,龙源阅读器在硬件采取了平价进、平价出的策略,电子书以代工厂的成本价格销售,只向用户收取正版电子杂志版权费用。
而眼下,随着国内电子书阅读器企业的广告投入,人们对这种新玩意越来越熟悉。相信,随着广告和性能的进一步影响,它的普及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到时候演变为一份时尚的礼物也未必不可。
特别是在阅读率偏高的城市,文艺青年、时尚达人们很快会注意到这类产品,年轻人永远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这势必掀起阅读器的销售热潮。比如,在美国,亚马逊最新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2”仅仅3个月就为其增加一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国外的火爆也很容易带来国内的受宠,很容易变成时尚男女手里的用来引爆眼球的新玩意。不久的将来,你会经常看到潮男潮女在公交站、地铁里将手里的炫丽手机点个不停,或者是陪女朋友在商场买衣服的男青年盯着手机嘴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意。
“微阅读”的绿色功能
时下最热门的环保概念莫过“低碳”,“微阅读”很显然就是类似“低碳”概念一样的一种新型的环保阅读方式。
“微阅读”之所以显得环保,不在于它推进并削减了传统纸的加工,更在于它能够让我们以更加清洁的方式有效利用时间。
让我们来稍微列举几项它的绿色功能吧:
一. 携带方便。
手机是我们现有的最方便快捷的阅读载体,如果你要追求一点质感和舒适,可以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手持阅读器。这些载体都可以随身携带,这无疑给阅读带来了方便。
二. 容量大。
你携带的阅读内容取决于你购买的产品质量和容量。通常我们最常见的是TXT格式小说。通常网上TXT小说在80KB至300KB之间,也就是4万字到15万字之间。我们以每本TXT小说200K为中值计算,1M可以放5.12本,那么1G的空间就可以放5242.88本了。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器或者手机存储空间多在2G以上了,够多了吧?
三. 随时随地。
就像“微阅读”提出的比较有意思的一点——你可以利用“边角料”时间。这样,你等车、坐车、和其他一些闲暇时间也可以合理利用起来了,这难道不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吗?
四.便宜又实惠。
手机阅读将比传统书籍阅读要便宜得多。据业内人士介绍,他们新推出了手机阅读分为“单本电子书”和“手机书包”两种订制方式。“单本电子书”按次点播,每本书平均费用在1元至10元之间,连载图书平均每章节为0.04元至0.12元,平均价格为传统书籍的1/10。他还举例说:“购买一本《跌荡一百年》,图书价格是42元,电子书售价仅2元”。“手机书包”分为3元包月和5元包月。订5元的“手机书包”至少可以读到50本左右的书,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在页面直接订购,无需额外支付手机上网的流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