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水下去,寄生虫进入大脑六年
炎炎夏日,游泳成了大家夏季钟爱的一项运动。但在户外且初学游泳的小伙伴们注意了,已经有人因为呛水差点要了半条命~
游泳呛水感染寄生虫

根据新闻报道称,六年前的一个夏天,19岁的小伙跟随表哥到野外游泳。由于不熟悉水性,小伙被大大的呛了一口水。这一口水下去,令小伙在此后六年的时间内经常头痛抽搐。
那次野泳之后没多久,小伙一开始是全身麻木、浑身无力、偶尔晕倒,到后期开始频繁出现抽搐、晕倒。辗转于多家医院求医,原因终于查明了:颅内感染寄生虫——裂头蚴。
也就是说这条裂头蚴已经在小伙的脑内存活了整整六年!!!
裂头蚴学名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是一种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曼氏迭宫绦虫。幼虫一般寄生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成虫寄生在猫、狗的肠道中,偶寄生于人的肠道。食用生或未熟的蛙肉、蛇肉是感染裂头蚴的主要方式。
感染裂头蚴,常伴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伴有昏迷或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
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以往常说“病从口入”,上文中的小伙虽然不是主动喝生水,但这次寄生虫也着实属于病从口入的类型。
因此,小佰提醒各位在游泳时需注意这些:
- 不要让未经消毒的水接触鼻腔;
- 尽量使用鼻夹等防护物品,有效堵住鼻腔与水体接触的通道;
- 在游泳时不要扰动沉积层。
寄生虫在刚吃进去时身体并没有反应,自身很难察觉到,在寄生虫经过了产卵、孵化、成长等阶段之后,身体才开始出现异样。而到此时发现,情况一般都比较严重。
专家也提醒各位,预防寄生虫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以下几点能将感染寄生虫的危害降到最低:
- 不喝生水、脏水,;
- 食物煮熟、煮透再吃;
- 养成砧板分类的习惯,使用不同的砧板处理不同食物,特别是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 有食用生肉或生的水生植物习惯的食客要做好周期检查,一年打虫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