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完成自我认同的?
查看话题 >我的自我认同之路
自我认同这件事,可能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就完成了。
半个月前,刚写过一篇关于“ 我耗费大半生命与之抗争的事物”的话题日志,讲我一直在对抗“被认同的渴望”,为什么对“被认同”如此执着,归根结底是缺少自我认同,怀疑的东西太多。不单单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件事引起这样的怀疑,而是整个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事,我生来可能确实比大多数人更敏感,对周边的环境感知更清晰,所以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也更大。
昨日从健身房出来,我选择步行4.5公里回家,以往为了提升心率总是走得很快,昨天脑子里一直在想一些东西,所以走得很慢,花了一个小时。
昨天想起了大学时候曾读过的这本书,《淑女的眼泪》。主角鞠斯汀娜和她的姐姐,在父母破产后,走上了流浪的道路,姐姐选择了投身妓院。但鞠斯汀娜坚信上帝会拯救她于苦难,拒绝堕落。然而,她却屡遭劫难,每一次都是刚逃出一个变态的魔掌,又落入另一个更恐怖的变态魔鬼手里,逃也逃不掉。
犹记当初看这本书时的情形,心慌、哽咽、窒息。
那时候的我,刚好20岁,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对外界一无所知,对自己的人生、前途也一无所知。上大学以前我一直是我们那个小地方的佼佼者,所有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以后学校集中了来自各处的比我更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种许多无论是学识、眼界、家庭条件、长相等都比我高出很打一截,所以我陷入了焦虑。
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缓解这种焦虑,于是拼命读了很多的书。大学的图书馆馆藏比高中多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书都有,环境还非常舒适。那时候自己没有笔记本电脑,学校的机房速度特别慢,外面的网吧太贵,所以当许多人沉浸在网络中时,我只能选择去图书馆。图书馆闭馆后,每次都还要借一堆书,没日没夜地读。
那时候不知道读什么书是有用的,专业方面的书有很多,但是我基本都看不懂。我学的是旅游管理,出身贫穷的农村,上大学以前从未旅游过,更没管过什么东西,所以专业书里讲的东西,比如旅游营销学、经济学、市场学、酒店、旅行社、管理的艺术、领导的艺术等,对我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这些书越看不懂,我越焦虑,最后索性放弃了,不看,等到考试的时候,把老师划重点那些干条条背下来,应付考试即可。
于是课外,我选择读一些中学时候听过书名的名著,以及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书,各类宗教、诗词歌赋、社会,还有一些自然科普类的书。那时候不知道读这些有没有用,但因为这些书很出名,我想被大多数人奉为经典的书,必然不坏。而且我觉得既然能被引进大学图书馆,已经有人做过筛选,必然也不是什么没用的书。
《淑女的眼泪》即是那时候读到的书之一,是在图书馆一堆名著中随手拿起来的,却没想到让我读了以后心绪久久不得平复。类似的书很多,《红与黑》、《漂亮朋友》、《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每读一次都会有元气大伤的感觉。记忆最深的还有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一本不知名的书,叫做《生命若虹》,书名和大致的内容我都记得,讲的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已经找不到了。
那时候本来就焦虑,即使看了那么多名著,依然焦虑,一点都没有缓解,反而更加焦虑,因为那些书里所说的东西,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困惑。所有宗教皆教我们要有信仰,教我们向善,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相信有公平审判的那一天,而所有关于人性、历史的书籍,皆毫无掩饰地揭露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变态。
读得越多,越是困惑,我该相信什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真实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和那些作品里面说的一样丑陋?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该怎么去走?我会不会遇到那些磨难?我该怎样让自己更强?一切都不得而知。
一直到大三结束,我看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感觉差点陷入抑郁,之后再也不敢看了。
2009年十月,大四保研以后,终于有钱买了人生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开始了几年不读书、醉生梦死的生活。有了电脑以后开始看剧,各种青春偶像剧、武侠剧,不看剧的时候就打QQ游戏,斗地主,每天把我自己、我弟、我堂弟的几个QQ轮番打,直到输完所有欢乐豆为止。每日宅在昏暗狭小的寝室里,非必要出门的时刻绝不出门,经常饭也不吃,买各种零食放在宿舍,每天睁眼开电脑看剧、玩游戏,关电脑睡觉。研一的生活也大致如此。
研二开始逐渐多地参与老板公司事务,每日就是拼命工作、应酬、出差,无暇玩游戏、看剧,无暇休息,无暇跟朋友聚会,无暇给父母打电话,无暇恋爱,吃饭、穿衣都是随便糊弄,更无暇看书。接触到很多人、很多事,最初很乐在其中,因为收益颇丰,让我在短时间内买了房,也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我感觉时来运转了,感觉很有钱途。但逐渐地,心中仿佛又感觉哪里不对,但总是说不上来。
直到2015年夏天,我认识并喜欢上了一个还未毕业的校友,就是我在日志《爱一个人的感觉是无论何时想到他都会觉得幸福》中描述的薛老师,我的书法老师。刚开始跟他聊天时,他问我平时都读什么书,我忽然记起来自己已经好多年没读过书了。
在后来短暂的接触过程中,他跟我说要好好吃饭,买新鲜的食材,吃健康的东西,喝干净的水,不要老穿高跟鞋,给我推荐音乐,推荐电影。我忽然明白了是哪里不对,我为了那些金钱、名利,我失去了生活,我没有好好地生活,没有好好地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就一头冲进了那个旋涡中。
那以后,我开始放慢脚步,放开了手里很多的权力,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机会,开始好好吃饭、看电影、听音乐、养花、买衣服,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为开始考虑婚姻问题的时候我已经28岁,已接近大家口中“剩女”、“灭绝师太”、“怪人”的边缘,我又陷入了另一种焦虑——着急结婚。
中间经历了数段失败、盲目的感情,直到去年十月,最后一段我以为能顺利结婚的感情也以分手告终。分手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投入下一段感情,而是沉静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慢慢梳理自己的人生。从所有失败的感情开始,详细地梳理,并耐心去发现其中的问题。
半年来,梳理完了自己的感情、父母、朋友、成长经历、成长环境、一直以来的困惑等,下一个计划要梳理的是工作。关于工作的问题,有很多,在梳理其他问题的时候,发过一些吐槽,但那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一时半会不知道从何下手。
昨天白天出差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写一本小说,把自己从工作开始至今的所见,全部记录下来,也将是一本展现人生百态的书了。
出差回成都后,我依然去了健身房,锻炼结束后没有像往常一样骑车回家,走路的过程中想起了《淑女的眼泪》这本书,猛然发现自己寻找人生真理,寻找真爱的这个过程,其实跟书里的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书以一种特别夸张的手法,把这些展示了出来而已:绑架、吝啬、贪婪、抢劫、乱伦、无人道、奸淫、奴役、背叛、偷窃、诬告、陷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生而为人,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遭遇这些,让人遭受磨难、困惑的也都是这些,几乎天天都能见到。
昨日出差应对的人,就是今年遇到的最难打交道的人,不是甲方,是甲方的业务主管部门,某地文旅局,跟甲方的沟通其实一直挺顺畅的,但他们的主管部门让人很无语,专业知识一点不会,推卸责任的话张口就来。甲方是一个企业,打造了一个景区,今年该地为了争创省上一个旅游大荣誉,要求他们地方所属的这些景区也要申创一些荣誉,不是随便报一报就能获得的荣誉,是需要投入几百上千万真金白银才能拿到的荣誉。企业愿意花钱为了政府的诉求,去申创这样一个荣誉,已经算是不错了,因为实际上对他们景区没多大价值。关键问题在于企业这么配合了,主管部门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总觉得自己是领导,三天两头催进度,企业扎扎实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是需要他们主管部门协调的东西,一直卡着动不了。
昨天上级领导开会过问进度,主管部门未通过甲方,就直接联系我们过去汇报工作,搞得好像他们才是我们甲方一样。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甲方也很无奈。关键在会上,他们还一个劲在催甲方的事情,让甲方加快进度,我看不过去了,说该甲方的工作已经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需要你们自己协调的东西了,不然甲方也没办法。然后那个文旅局局长立马说,要什么配合你怎么不早说!
怎么不早说?从二月底到现在三个月,口头的、书面的、详细的、简略的各种汇报说了无数遍,这些事情需要他们协调,至今她居然张口就说怎么不早说!我说你看看你手里的单子,上面是不是写了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协调哪些部门配合?她低头一看,立马又说反正这个事情我今天才听说!我能再说什么?白眼都不能翻一个!
这只是我工作以来应对的奇葩类型之一,还有很多别的类型,每一类型都让我觉得很无奈、无语,大家却又觉得很正常,好像就我不正常一样。
上周,一天我下班骑车回家,路上就遭遇了偷盗团伙,手机差点被偷。我看见了三个人,一个骑电瓶车突然挡住我去路,我只能急刹车,就在我刹车差点摔倒的时候,感觉到后面有人拉扯我的包,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小伙子,旁边的机动车上还有一个骑电瓶车的男子,接应翻我包的小伙。因为被我及时发现,他们未得逞,然后悻悻离去,翻我包的小伙还回头向竖了中指。要不是当时天尚未完全黑,过往还有些车辆、行人,估计他们会硬抢吧。另外两个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所以我在惊吓之余,感到了许多的无奈,他们这些身体健康、毫无残缺、年纪轻轻的人,做这样的事情还觉得理所当然,得手了便沾沾自喜。
这件事情原本我想发条朋友圈,提醒一下大家要多注意,后来想想又放弃了,因为我想都能想到,当我发出这样的朋友圈,得到的不会是大家的感激或认可,而是指责,比如会说我自己不注意、不小心、太招摇啦,这个社会本来就这样啊之类,到最后这个事情就变成我自己的错了。
我发现很多事情无论我说得多有理有据,到头来都只是得到一句:本来就这样,或者你想太多了!
昨天走在路上,还想到了许多的的作品,包括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我猛然发现,这半年以来,我所困惑的那些东西,我想通过自己的文字告诉大家的我所看到的那些东西,其实早就记载在了那些伟大的作品里。从古至今,有很多的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凝结成这些伟大的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警示后来的人们,而后来的人们依然不断重蹈覆辙,历史不断重演,永无停歇。
满腹怨气的人太多,你不想招惹都会有人无端生事。
之前一直在想,这个工作我做得这么不开心,好想辞职,回家种地得了。根据多年来所见所闻总结的经验,又一想,按照我的种地法,多半也能种出点名堂来,到时候也会引来围观,一有人围观,就会引起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注意,就会有人开始找茬、搞破坏,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人性之恶,那些负面的东西,自己的、他人的,对抗不了,也逃不了。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对抗,不逃跑。
所以,我是大家眼里的“奇葩”又怎样?奇葩原本是褒义,奇葩并不是差的、错的,所以我何惧当个奇葩呢?奇葩也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处立足之地。
回头想想,我所想寻找的那些答案,在早些年看的那些书里也早已经给了出来,只是那时候的我功力尚浅,并不能理解而已。既然已有这么多的经典,大家都读不过来,我又何必再多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从此后不吐槽、不发表观点,做好分内事,赚点明白钱,与家人、真正的朋友聚会,养猫,做饭,练字,看书,听音乐,健身,旅行,做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