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不是病,该打的疫苗一针不能少!
俗话说,
十个宝宝九个黄,
还有一个照蓝光。
在我国约有60%的足月宝宝
会发生暂时性黄疸。
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愁
怎么打疫苗……


黄疸已经够让人糟心的了,
现在还因为黄疸打不了疫苗!


黄疸
黄疸是胆红素在小宝宝的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发黄的现象。
黄疸是如此的普遍,
新生足月儿的黄疸发病率为60%,
早产儿更是高达80%!
但即便是如此普遍的黄疸,
也是各有各的不同呢!
👇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
足月宝宝的生理性黄疸,
一般7~10天后开始消退,
即便是早产儿
也会在2~4周左右消退。
不会影响满月后疫苗的接种。
病理性黄疸
病因复杂,及时治疗。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比较复杂,
可能是新生儿溶血、胆道畸形、
新生儿肝炎、感染……
只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一般不会发展成严重的核黄疸。
母乳性黄疸
除了黄,没毛病!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
和前面两种都不一样,
他们能吃能睡能拉,
生长发育各项指标都正常。
BUT!
母乳性黄疸
是最让妈妈们不知所措的。
宝宝满月后到社区医院打疫苗,
如果黄疸指数不达标的话,
都会遇到不大不小的麻烦。

大多数家长都觉得黄疸是病,得治!
要不然为啥医生
不给宝宝打疫苗呢?
黄疸其实不能算是病,
它只是一种症状。
各大综合类医院,
或儿童医院的儿保科门诊,
都可以给宝宝测黄疸值。
如果因为对黄疸平白的焦虑,
而影响了宝宝疫苗的接种,
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如今,
国内很多预防接种机构都比较谨慎,
通常拒绝给有黄疸的孩子接种疫苗。



然而,
黄疸并不是宝宝疫苗接种的拦路虎。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
新生儿出生后的黄疸
是接种疫苗的假禁忌证。

尤其是乙肝疫苗,
是不良反应极低的安全疫苗,
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乙肝疫苗接种时的禁忌证,
有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的情况,
有接种者患有中-重度急性疾病的情况,
但,没有黄疸这一条。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的专家共识》


也就是说——


注意!别轻易给宝宝停母乳!
有的妈妈们为了“褪黄”,
狠心断了宝宝的口粮。
有的妈妈停3~5天母乳,改奶粉,
只是为了把黄疸指数暂时降下来。

完全没有必要!
小宝宝的肠胃非常娇嫩。
如果因为一时哺喂失误,
造成功能紊乱,
引起各种消化系统问题,
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小心!该打的疫苗一针不能缺!
《专家共识》明确指示:
即使是病理性黄疸,
只要生命体征平稳,
也是可以正常接种乙肝疫苗的。
更何况是母乳性黄疸!

如果因为疫苗接种不及时,
而让宝宝暴露在疾病感染风险中,
那对宝宝危害更大!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
遇到黄疸宝宝,
医生可能还是会要求延迟接种疫苗。
碰到这种情况,
宝妈们也不用太担心。
新生儿乙肝疫苗一般接种时间是这样的:
接种时间
次数
出生
第一针
1个月
第二针
6个月
第三针
而实际上,
第二针乙肝疫苗完全可以适当延迟,
只要不超过出生后2个月,
就完全不会影响接种效果。

资料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宣传资料
更何况,
母乳性黄疸的胆红素值
是有上限的。
大多数母乳性黄疸,
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便会退去,
并不耽误乙肝疫苗的接种。

即使个别宝宝的母乳性黄疸
持续到2个月以上,
宝爸宝妈们也可以
通过签署“免责协议书”
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