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各国退还庚子赔款,为何唯独日本不退款还觉得自己亏了
19世纪末清朝时期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攻击洋人,引来了八国联军的干涉。软弱的清政府连北京城都丢了,慈禧带着光绪出逃到了西安。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风光的回到了北京城。《辛丑条约》条款中清政府需要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可以说各国在中国大赚一笔。俄国公使甚至得意忘形的说:这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买卖。 不知道出于别的目的还是良心发现,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将庚子赔款半数退还中国作为教育专用。其后,八国联军其他国家也开始退还庚子赔款的赔偿款用于中国教育事业专款,荷兰全部退还赔偿款,但指定用于用于水利事业65%,文化事业35%。这其中日本的退款发生的波折和争执较大,日政府大到苦水,活生生把自己演变成亏本者,这又是为何呢? 这就要说回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了。当时的日本侵略中国是最为积极的也是出兵数量仅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家。虽然俄国出兵最多,但其主要兵力还是留在中国东北,日本的主要兵力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华北。日军当时在华北有两万三千余人,日军甚至还出动了18艘军舰。八国联军在华北的兵力总数也就七八万,而日本就占三分之一,可以说日军是八国联军中的绝对主力。 日本最为积极也只是为了扩大自己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可理想归理解,现实却不尽人意。在这场侵华战争中,表现最积极的日本却沦为了其他国家的配角,不管是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还是美国,日本哪个都惹不起。所以在切这块蛋糕时,日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乖乖的听着各位大佬的话。 清政府对列强的赔款数额主要是按各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和出兵军费来合算,而之前的日本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会议,所以在报赔款数额时老老实实的如数报上,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漫天要价。而后来在美国的调停下,赔款额竟然被削减了最卖力的日本只分到了7.7%的份额。着让日本人大为不满,但是数是自己报的,各位大佬又惹不起,日本人的抗议也被八国其他国家无视了。这个出兵最多,最为积极的日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傻了眼,所以日本一直认为自己是八国联军侵华中唯一一个亏了本的国家。 在后来各国的退款浪潮中,日本也唯一是没有退款的国家。但是日本始终坚持以挪用庚子赔款的手段,在华搞所谓的"文化事业"。但日本的退款中国无一团体和留日学生申请到补助。其实庚子赔偿款更多是被日本用于侵华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