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習筆記之一
5月23日
我被Peterson邪惡的心理學吸引到了,雖然這位大師在所有的角度都在批判女性主義。他批評現存對HIERARCHY的批評,僅僅指出了一個邪惡君主的存在,而忽略明智君主的可能性,是一面倒,不公平,且不夠明智的。對於個人的成長,在第四節課上,他提出人們不應該去天真的做一個好人,而應該在掌握的邪惡的力量之後能理性控制邪惡,然後去做一個好人,前者只能說明人類的虛弱。他又提出abstraction比瑣碎現實更具有現實,並且更有力量。所以人們也應該儘量掌握abstraction的力量。
5月26日
十點三十四分,吃過了早飯,度過了非常快樂的念外語的時間,進入下一場死磕寫作的戰鬥。在那之前,我決定學習一下Peterson的心理學,然後我就看見了他對STALIN的分析,並且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對舉報的恐懼從何而來。我們的不安全感,都來自於同一場event。
他說,You need to be useful in face of death. 如果你閱讀足夠多的歷史知道混亂是什麼,那麼你應該會更小心于打破秩序和你所居住的聖地。
他又說,在一個有秩序的社會里,人們爲了未來而犧牲,這是人們與未來所做的一個交易。譬如說,今日在大學付出的金錢,精力,和時間上的投資,是爲了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有一部分他沒有提到卻依然值得注意的,在那個“未來”,人們會進入新的"犧牲“,爲了更遠處的一個”未來“。假如”未來“有非”犧牲“的成分,或者說”享受“的成分,那應該是過去的”犧牲“所帶來的。可以說,人們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同時在”犧牲“和”享受“,如果沒有”享受“,那麼過去的”犧牲“就沒有意義;但如果沒有持續的”犧牲“,也就沒有可能的,未來的”享受“。所以,“注重當下”這個口號,屬於”享受”的範疇,並不等同於放棄“犧牲”。盡情狂歡的同時,仍必須自律前行,爲了去往了死亡之前那一刻,人們都可以一直盡情狂歡。
另一方面,是對於危險的考量。Peterson將未知與危險聯繫起來,更重要的是提出,人們須得正視危險,漸變勇敢並不同於不再恐懼,勇敢和恐懼大概是並存的雙位一體。變勇敢的第一點,是正視危險而不是逃避,不是被衣櫃里的蛇嚇到飛奔進甜蜜如夢幻的臥室, 而是想辦法能打開衣櫃,看清蛇的樣子。這是人們從未知中獲得成長的唯一法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交媒體上的只與性格相近的人交往並從中獲得信息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因爲這個方式大大減低了認識未知的可能性。需要看到別人以自己從未設想過的角度去思考,因爲這樣的角度憤怒,驚嚇,或者別的,但勇於表達出自己的意見看法,爭吵,目的不是爲了說服別人,而是自身的成長。另一方面,如何去面對自己恐懼的現實呢,心理醫生們可能會幫助人們把巨大的危險分拆成無數個可以控制或者打敗的小部分,然後人們逐一打敗它,熟悉它,瞭解這個大危險所有的可能,到某一天突破關鍵性的一步。Peterson的這些演繹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人並且是學會了理智的思維判斷方法的基礎之上嗎?如果人們不能批判性地思考問題,還能不能面對自己從未設想過的未知的角度?又是否能看到任何一個小步驟的逐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