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我亲密的朋友
持续了三日的身体上的疲惫期,嗜睡,困意如洪水猛兽,在青天白日里把我在现实与梦境间拉锯。不,没有梦境,睡眠强悍得已剥夺光梦的存在,让我屈服在身体的强烈要求下。
下午时分去咖啡馆看书,周末的咖啡馆已然成为朋友聚会、商务洽谈、周末加班与合家欢的好去处,嗡嗡嗡一片。
我换了一家小一些的咖啡馆,挑了一个室外的位置,点了一杯蜂蜜柚子茶,开始看书。
韩寒主编的“幼稚园”的一本《今日宜远游》。相较于电子媒体,纸质书籍仍更能让我享受到心灵的滋养。这应该一本类似于杂志的书,收录了许多青年作家的随笔与小说,也有特别策划的专题和专栏。前几天断断续续地读完随笔,小说部分便停滞了下来。现在读书的时间难得,便越来越喜欢读随笔和散文(仔细想想,也许它们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因为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抑或随时暂停在某一处,随性得很。小说则不然。小说总是让我略显慌张,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一睹结局。所以必须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不然要么因为读书误了其他的事情,要么……没有其他要么。一口气把它读完,是唯一的结局。

今天读了其中的几篇小说,读到其中一篇康夫写的《归途快递》时,被强烈的情感冲击了眼眶了,忍不住在户外落下泪来。那是一种深深镌刻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同样也将陪伴我们一生的情感。忍不住为作者的精巧布局与文字赞叹,欣赏他/她能将情感埋藏在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中。
也许你已经注意,我又开始写字了。时隔半年,最近开始频繁地更新这个私人公众号。怎么说了?从小到大,文字都是我亲密的朋友。最初,我从文字中了解了这个世界。然后,我用文字与自己对话。是的,写作于我,是一种与自己的对话。最开始,心中的话语便随着文字的落笔一一被倾诉,然后我仿佛看见了自己,仿佛灵魂出窍拥有了另一个视角,看到文字中的自己呈现出清晰的姿态,以及周围慢慢延展开来的棋局,我甚至还能为她(我)答疑解惑,指点方向。那是更超然的我与更俗世的我之间的一场对话。那也是更潜意识的我与更显意识的我之间的对话。有的时候,我把这些对话发布在网络上,迎来些许的共鸣。有的时候,我把它们留在介质上,因为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那就够了。
我仍然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完成那个一直起来的梦想,写一本书,我慢慢地写,有人愿意轻轻地读。
晚安
--------------------------
落笔万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