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中国 用影像来保护自然
人类的文明日渐发展,物质水准也跟着提高,然而对于大自然的伤害也是越来越大。因为人类的涉入,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屡遭破坏,让一些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摄影师镜头下,讲述了那些稀有动物遭受迫害的故事。
距离摄影师顾莹五米开外,躺着一头垂死的藏羚羊。它在迁徙途中穿越青藏公路,被疾驰而过的汽车撞伤了后肢。
顾莹已经为它拍了一张“全身照”,她还想拍一张面部特写,记录下藏羚羊濒临死亡时的眼神。
走近时,她能感觉到藏羚羊的抗拒和挣扎。“在藏羚羊健康地活着的时候,我不可能离它这么近。现在我能这么近距离地拍它,是因为它就要死了,我现在是“杀死藏羚羊凶手的同类”。

▲当摄影师顾莹靠近临死的藏羚羊时,她意识到自己是“杀死藏羚羊凶手的同类”。(顾莹/图)
摄影师彭永松向大家展示了一张照片,一只白眉林鸲喉咙被大头针刺穿,针尖从鸟脖上扎出来。他断定,是某个卑劣的拍摄者用大头针把面包虫钉在树干上诱鸟,结果鸟吃虫时连针一起吞下。这只白眉林鸲被彭永松无意中拍下,很快钻进林子再未出现,无法救助。

▲一只白眉林鸲喉咙被大头针刺穿,摄影师彭永松判断是某个卑劣的拍摄者用大头针把面包虫钉在树干上诱鸟导致的。(彭永松/图)
高晓松曾说:“人类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种,但当生存唾手可得时,我们便忘记了自己也只是这万千物种中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独特生态地位和功能,保护珍稀动物,抢救濒危动物,保护自然,是一件关系人类发展的大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针对中国自然保护领域信息化普及程度低、缺乏系统详尽的生物物种影像资料等现状,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设立并启动“云上中国影像自然保护计划”公益项目,旨在以此为基础搭建中国自然保护影像数据开放平台,为推动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数据化建设及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努力。
用自然生态影像保护自然的路还很长,但前行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云上中国”项目中来,让更多人对我国本土的物种能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进而能够主动参与保护自然,一同爱护我们共有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