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吃了蛋糕,所以晚睡在这里写日记反思2019-5-23至24,半夜
很想念之前的医古文老师,年纪挺大的,课讲的很有趣,词汇都讲到了,和代课老师不一样的是,他会和我们说很多关于人生的体悟。大概是人生阅历很多,在讲课文的时候,总能旁引很多道理,似乎把他一生的体会到的东西都浓缩了说给我们听。
比如,世界上没有永远,说永远的人都是骗子。我只能说现在有如初见时爱你的心,我无法预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保证我现在依然爱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世界上没有真正对的道理。教授说的东西不一定对,书本上说的也不一定对。很多人都在不断推翻前人研究出来的东西,没有永恒的真理。有也只是现在还没被推翻,因为还没被推翻,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相信,可我们要有一种质疑精神,发现新的“真理”。
思考,要学会思考。不能照搬书上说的,教授说的东西。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能说是仅供参考,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探讨,得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如果你问我,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没有答案,答案是你自己讨论出来的。
要多看经典。老师说,要学中医,就要多看经典,看看古人的智慧。要多看医家病案,古人是怎么样辨析一种病的,用什么方法治疗的。看多了,要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
多看书。这点很是赞同。书里有很多有用的技能(比如刮痧、按摩、点穴、把脉等等),书里有很多有趣的灵魂(每个灵魂长的都不一样,但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样,通俗的举例,就是,因为看的角度方法不一样,所以现在人们才会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褒贬不一。没有统一的思想,大家的思想、言论都是自由的。当大家的思想进行碰撞时,会产生更有趣的东西。
以前看《诗经》,解读它的人,都是从爱情的角度把诗经的美描绘出来;现在看《诗经》,忽然发现,有人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诗经。很有趣,虽然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但都能自圆其说。
好像体现了一种包容性,这个世界够大,我们的思想空间够广,可以放下很多很多不一样的事物。
越学中医越觉得,很多中医的理论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中医和人和自然密切相关,不可分离。
哈哈哈哈,中医养生,要顺应自然,我早该睡了。熬夜,伤肝啊。
真的要睡了,晚安。
还是很想念医古文老师,不许我们叫他熊老师好,喜欢让我们叫他全名,因为熊老师有很多个,但是熊德梁老师只有一个。
我也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