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之后生活有哪些变化?分享我在嘿car的交友感受
大学毕业之后,我活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当初还没毕业的时候和室友通宵聊天,和其他人的迷茫正相反,我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十分期待,幻想着以自己的能力,怎么也能混进一个叫得上名字的公司吧?然而现实还是像极了隔壁老张的巴掌,抡圆了赏我一耳光。

2016年11月,大四结课了,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在当地找了实习工作,这样还能继续住在寝室,毕竟一年一千多块钱的住宿费也只能再享受这最后半年了。而我带着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只身一人来了北京,把简历朝着BAT TMD一系列叫得上名字的公司投了个遍,也凭借着还算比较丰富的实习经历(新媒体专业,学校要求大一就开始实习),相继赴了几个面试之后以为高枕无忧了,接下来就等着实习offer了。
但事实并没有按我想象的那样发展,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过去了,除了期间有两三家叫我去复试,但之后也没了动静,我慌了。脑子里开始一遍遍回放面试的细节,是不是我哪句话说错了?是我当天穿的衣服不对吗?还是简历写的不够好?…反复思考,但始终不得解。
终于在来到北京的第56天,我妥协了,找了一家二十多人的小工作室开始实习。还好同事关系不错,老板还在公司养了一只变色龙。

有段时间我甚至不敢发朋友圈,怕老师同学或者亲戚看到,问我实习情况,毕竟当年信誓旦旦地说过,就算996也认了,死也要待在大公司,而现在连996的机会都没有。
翻开朋友圈,每个人都活的那么精彩,A跟着领导去考察,学到了很多;B实习辛苦,他爸奖励他一辆车;C和男朋友领完结婚证,去国外度假了…我默默把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也不再去翻看别人的动态,把自己封进耳机,封进北京早晚高峰拥挤的人流中。
都说时间治愈一切,我不这么认为。感情工作生活,只能自己放过自己,否则永远死循环。
之后经历的一切,让我快速进入职场人的角色状态,肉眼可见更抗压了,也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只有睡前在线上派对和一样爱车的人闲聊才不那么拘束,他们自带的正面情绪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我。

昨天晚上聊着聊着睡着了,他们用变声器聊的不亦乐乎,这帮夜猫子恐怕只有晚上十点半之后才会出现。
天暖了,下班路上吹起的晚风也没有那么令人难过了,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晚上压马路,逛夜市,买个小西瓜让老板削皮切块,拎着袋子一边吃一边回学校,回来就满足地倒头大睡,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反了,真令人怀念。我发了一条动态,和陌生人道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