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但是相信爱情
欲扬先抑,这部影片具有优秀的叙事手法,慢慢给人启发和感动。爱情友情事业及家庭交织,内容丰富。场景色彩等布置极具匠心,富有美感。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片,时代感与异域风情并存。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影评稿

感谢B站网友提供的视频,使我有机会看到这么一部好电影,一部于1980年上映的苏联电影。
我的观感告诉我,这部影片采用欲扬先抑的叙事手法。随着电影行进,视觉上有视觉、内心上都有变化,都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开头数次想关掉。语言,俄语对我来说并不是悦耳的语言。至少我是觉得,俄语在听觉上比较硬,仿佛少有拐弯的公路,在语速较快时会有较强的冲击感,不够温和。听起来有较多的颤音及重音。
其次是有些乱。女主考完试后走进工人集体宿舍,歌声、其他人物一一出现。显然比较喜欢慢节奏的我,这有些快了。未有足够的时间接收这些信息。
比较奇怪的是,前一晚看完这部电影,隔天写观后感时,比较重且硬的俄语并未带来不适感。想必是,前一晚看完,内心已有感动,这种感动能化解再见时的不适感。
这种感动由何而来?从场景布置的美感而来。

首先是,工人集体宿舍。宿舍大厅干净整洁,镜头正对的是上楼的木门,玻璃之外的门框和门板都都刷成白色,白色中有带着些淡蓝。墙面则是贴着接近到稻黄色的墙纸,视觉上有凹凸感。地板砖为棕色白色交替的小方块砖。
灯色是黄色,目光所及的大厅一片柔和,看着蛮舒服。
其次是,女主的宿舍。那是一个经典的画面,出现在3min50s左右,是个采用倒三角构图法的画面。

女主位于倒三角的最下面一角低头看书,身着暗蓝色无袖连衣裙,里头是白色短袖衬衫。女配一位于右后方,她身穿碎花蓝色连衣裙,低头在熨烫衣服。在她身后,是个棕色落地衣柜。往中间走,垂着长长地半透明碎花窗帘,再过去一点是女配二的床边,墙上挂着深红墙布,那是花中有鸟的墙布。女配二的窗则是白花花一片。
我认为这样的画面具有美学上的意义。内容丰富而不杂乱,布置地井井有条。色彩同样丰富,但具有层次感,画面因此显得饱满。加上电影从头到尾的温和灯光,这样的房间也是温暖的。
看电影,那么我认为一部好的电影就应该在视觉上创造一些美感的享受。
这样的画面美感,在女主第一任男友鲁多尔夫、女主叔叔季霍米罗夫教授家中也有体现。




突然想到《春光乍泄》这部电影,光影之间也是具有美感。这部影片采用的暖色灯光要更加饱和。

其中有一幕。梁朝伟靠着锈迹斑斑的蓝色栏杆,躺着铺有红色床单的床上。暖黄色灯光打在他脸上。镜头拉远的左后方的墙上亮着一盏小白炽灯,老旧的墙纸花纹繁复。从黄灯到白灯之间,颜色亮度逐渐过渡,梁近半边脸处于暗部,慵懒而且忧伤。

就是这样,影片开头时的不适感意外地、一点点被影片本身的色彩、布局美感消除。
其实还有些不适感是来自两个女配的。两个俄罗斯女孩丰满,但是骨骼较宽,加上皮肉松弛,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且两个女孩话语较多,恰巧与恬静的女主形成对比。


但是随着电影继续进行,男演员高挑,发型干净利落,身着笔挺西装。女主女儿则是个甜美的女孩,身材紧致,一头纯天然黄色长直发。



这些后续出现的帅哥美女,从电影安排上,于我而言也是有些欲扬先抑的意思。若是一开头变这样出现,可能通篇反而比较难以维持。
既然讲述的是有关于爱情的故事,女主这条爱情线,也是苦尽甘来。
电影行进的节奏在鲁多尔夫出现时发生了变化,变慢了,有一些停顿。停顿来自于两人的对视。第一次见面,女主定定地看着鲁多尔夫一会,才说出自己的名字。她柔情似水,那是喜欢一个人的温柔模样。鲁多尔夫也是停顿一下,自我介绍的声音显然变轻。那也是喜欢一个人的表现。

但是显然,女主这个过程,女主更加投入一些。可以看出来,女主更喜欢他一些,这为两人后来的分开埋下了伏笔。
当然两人的分开,与女主关于自己身世的欺骗也有关系。
她生下鲁多尔夫的女儿,并独自将其养大。
这个过程是励志的。身为工人的她考上大学,而后当上一个工厂厂长。这给电影注入了除爱情以外的内容。那就是家庭、奋斗。
两个女配,一个与出色的运动员结合又分离。运动员退役后,本不喝酒的他开始嗜酒。女配二和憨厚的男友结婚,儿女成群。两人普普通通,没有浪漫的一见钟情,也没有厉害的身份,但电影中两人的生活最安定祥和。

三个好友不同的人生际遇,使人心生感慨,也似乎启发着我们:普普通通的爱情,或许不够浪漫,但是却是长久温暖的。
女主事业有成,人到中年风韵犹存,她和一个有女人的男人恋爱了。在他的家中亲热后,听到门铃声后他惊慌了。回到家后,女主倒头在枕头上哭了。她是渴望爱情的,渴望不用有所顾忌的爱情。


层层铺垫,爱情浮上来了。
这个中年男人风趣幽默。他一眼看出,女主讨厌男人脏脏的皮鞋,说“从你额眼神可以看出你厌恶我的脏皮鞋”。这仿佛在说“你讨厌我”,一般人哪会直接说讨厌对方,在对方这么问时,出于礼貌都会否认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接着解释自己的皮鞋本不是脏的,一点点消除女主的厌恶。

他叫戈沙,他仿佛能看透女主的心思。我们知道,他吃定女主了。
刚好,她未嫁,他未娶。

他从下火车开始热烈追求,走进她的生活,连她的女儿也征服了。年轻时温柔的表情再次出现在女主脸上。
这是爱情。

除了爱情,影片塑造的爱情也是温暖的。当女主在医院生下女儿将要出院时,女配一、二让女配二的老公,假装女主的丈夫,接她们出院。这让女主不用接收来自医院的异样眼光。



三个际遇不同的好朋友,人到中年时仍能共聚晚餐,饭后坐在门外交谈。

影片中,女主恬静,女配一活泼,女配二老公憨厚,戈沙风趣幽默。人物各具特色,表演到位。
欲扬先抑,这部影片具有优秀的叙事手法,慢慢给人启发和感动。爱情友情事业及家庭交织,内容丰富。场景色彩等布置极具匠心,富有美感。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片,时代感与异域风情并存。
希望您也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