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才发现的生活真相
查看话题 >我不得不,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在我还小的时候,面对渺小的事物时,总得意于自己的庞大。
小时候面对忙碌的蚁群,和小伙伴们撒泡尿,然后看着它们惶恐的挣扎其中,拍手哄笑道:“瞧,这小东西,这么不堪一击。”然而到了今天,却是再也笑不出来了,我们又何尝不是那渺小无奈的之一呢?

诗人们以梦为马,不过想摆脱无奈生活的一种异想天开,是对“梦”不计代价的向往,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说列子虽然乘风遨游,但也依托着风,有依靠之物就不是自由的,如此可见,世上事哪里就真能如人意呢!
余秀华说“在泥里生活,在云里写诗。”这便是人生的真实写照,生活在泥淖之中,却做着化入云彩的梦。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燃烧着熊熊烈火,是向往着诗和远方的烈士。可身处世间,就又是万般无奈,是为了吃穿假面迎人的小丑。所以海子的诗歌《以梦为马》中那句,"我不得不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烈士是我们自己,小丑也是我们自己。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校距离市区有步行半小时的路程,时常在我出行时,能遇到一位大叔,守着一架货担却毫不留心,一门心思在看书。起初觉得不过看看故事会什么的做以消遣,后来近距离接触,才知道他读的大多是哲史一类,那时内心充满了崇敬,觉得他不是顿悟生活的隐者,就是博古通今的高人。

在这漂泊的数年间,那位大叔的身影时常会闪现在我的脑海,当真的经历了一番之后,便有了不同认识,或许他也不过和我一样,漂泊世上一事无成,不甘受辱却又无可奈何。很多人做很多事,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意义,不过喜欢那么做而已,只是观众看在眼里,便解读出了无尽的意义来。
然而总有些人是不同的,早先在一个杂志读过这么一则故事,一个摄影师在战争现场,面对飞过来的子弹,按下了快门,他的尸首被人发现时,嘴角还扬着微笑。
17年我离开都市告别网络,面对生活和大自然,与其说是为了写《再见布谷鸟》,不如说我真的过了几天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此很多人嘲笑我,他们嘲讽我是可笑的另类,嘲笑我的才华不足以支撑我的选择。我知道我过于平庸,但我并没有渴求什么,我只是那样生活了一段时间罢了,顺便做了一些寻常的、能让自己开心的事。
很多人说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我却认为恰恰相反,世间事,除了生死,都是大事。生前我们无所知,死后我们无所晓,只有生死之间,这匆匆一生,是我们需要经历的。活着,就是认真对待所有的小事。
人生一世,也不过这浩瀚宇宙的一个掠影,更或者连掠影都不是。

本文作者:史牧云,90后不著名诗人,不自由撰稿人。写诗。写小说。著有诗集《牧云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