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曼蒂克消亡史》
第一次看罗曼蒂克消亡史,其实并没有看懂,只觉得画面和画面质感都很美。而这一次却是眼前迷雾开,柳暗花又明。 想来第一次观影时一头雾水的原因是对是对影片的故事背景的不了解配合非线性叙事的讲述方式导致的。而现在却觉得影片的非线性叙事非常的耐人寻味。影片在叙事上将倒叙、插叙、回忆交织在一起,讲述了多个罗曼蒂克及其消亡史,印象最深的有三。 其一,老五与陆先生。老五即陆先生的五姨太,她在陆先生面前柔情又体贴,只是陆先生却不曾将她放在心上过。在阅人无数的陆先生眼里,老五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姨太,而在老五眼里陆先生却是她的牵挂。一次夜晚陆先生与梅先生的饭局,陆先生不愿让其陪同前去,他问老五是否会不满,而老五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生你的气”,这份柔情,观众看了也会心生怜意吧!当陆先生家遭灭门,陆先生逃往香港,需要联系老五完成刺杀叛徒二哥时,在电话中无问候也无寒暄,直接下达冰冷的任务,即使这次的任务会使老五有去无回,可电话那端还是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也未等老五的问候说完,电话就挂断了。此时的老五在上海已经是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可在自己的男人面前还是那般柔情与顺从,最终她也出现在了火车站,用生命完成了他派交给她的任务,他们之间的罗曼蒂克随着满身弹孔的她一同倒在血泊中消亡了。 其二,小六与日本妹夫杜布。多情的小六在很多男人之间游刃有余,而最终她也遇上了那个她所想要的“一个有偏爱有憎恨”的男人,他们之间的相处透露着一丝暴力美学的情怀。杜布与小六的故事早在饭局时将她的手帕捡起时就已埋下伏笔。一开始对杜布的刻画,他独自吃饭面前却整齐的摆放着两份连摆盘都一模一样的饭,透露着这个日本男人的自律和优雅,然而这个疑团也在后续的交代中明了,另一份一模一样的饭是要送给在地下室中被囚禁的小六的。而对小六的囚禁始于那天晚上——陆先生要妹夫杜布互送小六和其情郎离开上海前往苏州,而中途迎面而来的军车使他们不得不一再退让,作为一名间谍,杜布心中的压抑和隐忍再最后一刻突破了心理防线——他看到了小六的耳坠——樱花样式的耳坠,于是他向司机和小六的情妇开了枪,接着在小六的身上发泄了他隐忍已久的情绪。第二天在金黄色的旷野上杜布用铁锹挖坑想将两个尸体掩埋于此,小六用枪对着杜布,杜布看到却转过身去背对小六,若小六真的开了枪想必对杜布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而眼前的这个男人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小六心中想要的那种男人,她下不去手。而后两人的相处便是在地下室食欲与性欲的交替展现,每天都是如此的重复,杜布在食欲和性欲中感知自己的存在而小六却一步步失去灵魂沦为工具,却也不全然,接到新任务的杜布本要将小六掐死,却在最致命的一刻松开了手,小六一步步的向层层门外的黑暗跑去,画面美丽而有深意。镜头转向暗中观察的杜布,眼里泛着泪光,回想着当时在旷野上,她不曾对他开枪,或许在他们心中彼此也都存在着一份柔情吧。而这份柔情并没有延续也没有成为回忆,而是在陆先生的面前由小六亲手对杜布开了枪这段绵延许久的罗曼蒂克也随之消亡了。 其三,陆先生与旧上海。陆先生在上海混的风生水起,在外他是上海三大亨之一,很会处理人际事物关系,有身份也有地位,回到家里也有五房死心塌地的姨太太。不仅如此陆先生自己也有着名士风度,做事阴狠威厉却也有忠厚柔情的一面。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名士大亨,却也在日本人的算计下惨遭灭门,在动荡的时局之中,二哥成了叛徒。为了杀掉妹夫为家人报仇他以他一贯的风格来处理此事,只是这次,他并没有以往的胜利感,因为他不得已杀掉了自己的亲外甥,虽达到了目的,今时却再也不同往昔了。影片交代说“他一直拖到一九四九年五月初才坐上去香港的轮船,算得上真正的末班车。没有人知道他在拖什么或等待什么,我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不过是下意识的拖延。”那必是他对于记忆中的上海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很多的不舍,看到这里的观众大多都能够心领神会吧!他孑然一身无人陪同,过海关时也是听由人说抬起手、摘下帽子。他与旧上海与那个时代的故事结束了,存于其中的罗曼蒂克也在他必须离开上海的那一刻彻底消亡了。 之前我也并不明白影片取这名字的用意,而现在在我看来,罗曼蒂克消亡史,于小是这时代下的形形色色的人之间的罗曼蒂克的消亡于大是这时代以及一代人罗曼蒂克的消亡,都是盛放的花朵经由风霜雨雪逐步低头最终凋零的消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