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书籍和生活
无论是物品、空间,还是内心,都会出现杂乱的状况。断舍离是一种思维的整理术,不但有助于物品和空间的整理与收纳,在面对当下的自我情绪时,也是一种促进自我治愈的有效行为。心灵断舍离倡导“断绝”迷惑和困扰,“舍弃”不需要的部分,“脱离”束缚,关注当下,回归自我重心。
山下英子的《心灵断舍离》,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断舍离类书籍,书籍本身不厚,半天就读完了,但却令我醍醐灌顶,慢慢的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橱,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
继而又读了她的《断舍离实操篇》,衣物最好处理,难处理的是带感情的事物,小孩的手工作品(看完后跟儿子一起处理了他的部分学习资料),自己的结婚纪念物(丢了那件再也拉不上拉链的婚纱)、父母的遗物(健在父母的东西还是让他们自己处理吧,尽量不要把自己的旧东西送给父母造成他们的负担)……
但其实这本书最令我震撼的点却是每一章后面对断舍离后要丢弃物品的垃圾处理贴士,例:处理过期的化妆水,水倒入废布或纸张上作为可燃垃圾回收,空瓶子则做为另一类垃圾回收。日本人对垃圾分类的处理已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今年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也火热起来,但实操方面还有些欠缺,门口还是那个唯一的深蓝或橙色大桶。
后来又看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1和2,1的内容其实跟《心灵断舍离》有点类似,所以读来不是那么令人怦然心动,但2中对各类衣物折叠的详细图解却让我欢欣不已,马上照搬着整理了全家人的衣柜,赢来老公难得的赞扬,他原本已放弃对我的家务期待了。
在此说明下我老娘和婆婆由于生在那个温饱都难足的年代,家务也是马马虎虎,所以对我也就没多少指导性或嫌弃感了,而本人在小姑娘时嘴笨手拙,结婚后也变不来心灵手巧,但这个是可以后天学习改进的,只要你找到一本合适的书籍,当我自己看着整理后条理分明的抽屉时,内心不禁感叹:原来我也能做到如此,真的很有成就感。
此外还看了两个美国作家写的《极简主义》,触动不大,而且这本书明显比日本作家的厚,让我看了好几天,上面两位日本作家的书我基本半天就能看完,像看生活小品文,非常亲切易读。
在这些书籍的陪伴下,从三月到现在我没有再购进任何衣物,反而会间或的处理掉一些觉得不再适合自己的衣物、鞋子、包包……以前床尾柜上堆的都是我的衣服,现在入眼的柜面上不再有杂物,衣橱、抽屉里也变得整洁有序。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前觉得少而精的概念不适合自己,因为那时控制不住购物欲,会不时的去买很多便宜货作为替代满足,但现在会舍弃不需要的,让自己尽量舒适。扔了很多让脚部不适,但自认配服饰的便宜鞋子。现在很珍爱自己的身体,会坚持每周至少三次的健身运动(瑜伽或肚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