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几年前在机缘巧合之下,看了老谋子导的《活着》,电影本身的沉重,让一贯对严肃文学比较害怕的我,没敢去读原著。特别是,当原著的介绍里说,徐有庆是给难产的县长太太输血,被活活抽血抽死的,我便更加的胆怯了。
胆怯归胆怯,我却总想去看看这名声在外的《活着》。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音。在我第5次决定要考研,在亚马逊采购复习资料时,看到了打折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余华先生的《活着》。等到大包小包的考研资料送到,我果然非常坚持传统的看了不到十次就放下不提。反倒是这两本打折买来的书,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了给自己慢慢做心理建设,我选择了先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可惜我只读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便不翼而飞了。
作为心理建设的材料已然是不见了,也是时候直面自己一直不敢看的《活着》了。那是母亲节后的第一个周六,之前的母亲节,为了感谢母亲大人的栽培,我特意给她定了个奶油蛋糕。一周之后,我决定,今天是时候看完这本书了。
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看起来竟是出奇的快,太阳还没下山,我已经合上了书页。我记得自己哭过几次,但现在已经忘记是在哪里哭的了。自己看自己是活着,别人看时可能就变成了幸存。活着,多么幸运,又是多么沉重,眼看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接一个的离去,那是怎样的悲凉与坚强。
可即便是,生活如此对待福贵,他却好似并没有太多不满与抱怨。这一生走来,父亲变卖家产替自己偿还赌债、母亲的疼爱、妻子的陪伴与儿女的孝顺,有太多美好值得回味。被抓壮丁时,福贵想着要回家,要与自己的家人团聚;当全家人只剩下小外孙与自己相依为命时,福贵竭尽所能的抚养。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又何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