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习的么?父母的心声你听见了吗
“爸爸,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长大了,我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爱你,好吗?”
“老爸,你不是最想参加我的婚礼吗?我们俩在这里约定好了,那个时候你一定要来!”

余悦是一位15岁的少女,就读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而她站在今天站在勇气台上所要倾诉的对象是她的爸爸。余悦的父亲已经72岁了,父女两人相差57岁,面对这样的年龄差距,余悦也被人嘲笑过,但是她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父亲为了家里做了很多事情,即使生病了也不愿意去医院治疗,为了孩子和妻子的事情到处奔波,要知道在中国72岁本是安享晚年的时候,而这位伟大的父亲丝毫不敢懈怠,生怕自己离开后,妻子与女儿不能幸福地生活。

同样的年龄,别人是安享晚年的爷爷,而自己的爸爸却还在为自己,为这个家来回奔波,竭力付出。
在每一个月的22日,也就是余悦生日的同一天,余悦爸爸都会给余悦写一封长长的信,直到现在已经足足写了15年6个月,将近200封。

为了不让女儿感到自卑,余悦爸爸每个月都会定期去染头发。
但在余悦心里,自己从来没有因为爸爸的年龄而感到自卑过,相反,爸爸是自己拥有的最大的骄傲,这辈子最大的服气。

“爸爸已经72岁了,我不知道爸爸还能陪我多久……”
说到这里,余悦哽咽了。
她抹了抹脸上的泪,继续说着自己和父亲的约定,她希望父亲能够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记得给自己一个陪伴他变老的时间……


面对女儿的请求,余悦爸爸说:“谢谢宝宝那么理解爸爸,你给了我,身为爸爸最高的荣誉,爸爸就要争取做世上最好的爸爸。”
爸爸答应你:
爸爸一定陪你完成好高中的学业
爸爸一定陪你上大学、走进工作岗位
爸爸一定努力牵你的手,把你送进婚姻的殿堂!
“爸爸,那我们约定好了,你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人!”
“你也是爸爸最爱的人!”

爸爸的爱是什么?爱是时时刻刻的惦记和关怀备至,是15年为女儿写下的近200封信。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星说完,妈妈顿时语塞。

再说说刘宪华(Henry)聚光灯下的他,优雅淡定,琴声时而宛转悠扬,动听缠绵,时而倾泻奔流,行云流水,实在太让人惊艳,像开了挂一样。
有一次,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么?”
“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后来我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蔡康永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上周找朋友相聚,我过去的时候是下午3:30,朋友的儿子成成今年正读三年级,那时正在房间学习,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位辅导他的大哥哥,我看着眼生,于是轻轻走上去旁听了一会。大哥哥用动物形象比喻数字,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在和成成讲解孩子的数学错题,时而情绪高昂,时而伤感低迷,声情并茂,实在有趣。
朋友和我抱怨,成成一二年级一直考95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80几甚至70几。后面在另一个姐妹的强烈推荐下,找了栗志上门1对1的吴老师来帮成成补习,吴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一开始成成还不配合,不愿意在周末还学习,但吴老师脾性特别好,幽默风趣,枯燥的数学竟也能讲述的活灵活现,成成也听得津津有味,我在一旁陪读都爱上吴老师的讲课方式!短短一个月,成成的成绩开始回升,稳定在95左右了,真的把我紧张坏了。
确实这样,三年级开始,作业量突然翻倍,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时间规划和学习习惯,会很难适应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于是成绩下滑。成绩的下滑会对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大打折扣,导致小孩子排斥学习,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转折期,只要培养好孩子做作业的习惯和技巧,做好时间的规划,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四五年级,父母都在这个时间抓紧培养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如果顺利过渡将受益终身!
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幸好朋友在这关键的时刻发现了问题,在可靠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栗志上门1对1的吴老师。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孩子听得开心,学习的兴趣自然慢慢就培养起来了,成绩上升也是最自然不过的朋友做对了选择,把成成及时拉回了正轨。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也终于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孩子成绩稳定在95分,往后的作业辅导轻松了许多!
很多孩子当初被逼着学习大多都记恨家长,觉得父母不近人情,不让他们尽情玩耍。等他们长大后,因为自己的才艺或者学历获得了荣誉和成就,才会由衷感慨当初父母眼光的长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些事情,你不逼他,他永远学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学习这件事,别轻易让他放弃或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