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如何练就好声音》-普通人的练声宝典
好听:如何练就好声音》是我今年看的所有书里到目前为止最喜欢、也是耗时最长的一本书。前后花了近40天通读了一遍,并且对大部分内容进行了实践,最直观的感受是:
1、真的很有用
2、值得反复看
3、光看用处不大,得跟着练

声音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这是不必再过多阐述的事实,相信大多人都感同身受。
我是一名市场销售专员,与用户打交道时,我总能深刻的感受到对方的声音对我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会下意识的从声音里听他的心境,听他的态度。我想,于对方而言,我的声音表现也会极大的左右着他对我的印象,对我的看法。
我迫切的渴望知道如何运用声音,才能使自己在各种交流中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此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微课程和网络推文,但总是一些零碎的“经验”之谈,没有切实、成系统的训练逻辑和方法,很难与自身相结合,尽管对“声音”抱有很大的愿景与期望,仍然不知从而下手。
难得的缘分,让我在购书中心遇见了徐洁的这本《好听》,在书店翻看完第一章就感觉,这正是我想要的。首先打动我的是书本的逻辑框架,简单明确,先从认知着手、再详细的去说怎么练、怎么用,把声音分成了两个大的模块儿,先带你夯实基础,再带你升华技巧,非常符合一个人学习技能的进程。
接下来,我将以自己的学习这本书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书本的3个部分。
一、重新认识我们的声音
我认为成年人学习一项东西的驱动力是看清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就解决了我的认知问题,带我走出一些想当然的“误区”,带我从几个维度并结合自身的需求去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声音”,它用了许多真实、接地气的场景和案例,修正了我的审美和认知,并审视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当我认清了自己的问题,带着很强烈的目的走进“练”的部分时,整个人都充满了强烈的信心和行动力。
二、UP硬件,美化音色,声声入耳。
这是我阅读的过程中,用时最长的部分。我算得上是一个看书狂,早已养成了高效阅读的习惯,然而这本书我却无法“快”读,虽然它对每一个训练方法的阐述都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总归是一本需要你真正操练起来的书。
所谓的硬件,其实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发出声音时,都会使用到的身体部位和器官。这本书里,把他们拆分成各个零件(气、口、嗓),教我们把每一个零件儿都翻新整修,最后再教我们如何更好的组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一个更好的音色,更轻松的用声方式。
这是一场让人惊叹和兴奋的探索,原来声音里有这么多丰富细腻的学问。之所以有这么强的意愿跟着书一步步的进行,是因为它让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过描述细致的文字,图片、以及二维码音频,答疑、拆解每一个方法和训练。这里的每一项练习,我都乐此不疲的尝试着,体验着它们给我带来的改变和乐趣。就在这样的边看边练中,时间快乐的流逝着,我也成长进步着。

因此,这是一本并不枯燥的教材或工具书,这类书在学习时不应求快。一轮下来,还有不少部分没有掌握透彻,我会再次消化。
三、UP软件,提升表现力,声入人心
这一部分,旨在让大家抛去那些平淡机械或者过分华美的声音,主张大家把真心和真情注入到声音里,因为“温度”才是好声音的灵魂所在。
通过这部分的内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声音明明听起来像教科书一样的“完美”,却没有办法打动我,因为他们没有“情”。所谓软件,就是声音的感情。一切由内心出发,带动起生理产生相应的变化,展现在声音的语气、情绪、节奏中……
我对于《声临其境》、《演员的诞生》这类节目特别喜爱,一直觉得优秀的演员在戏剧中的声音张力和冲突让人着迷。曾经的我只能静静的欣赏,感叹这是一种常人无法拥有的高超技艺。但是跟随此书的剖析,我竟然开始有模有样的尝试起来。
用什么方式调动我的情感,怎么样调节我的呼吸,怎么样变幻我的声音贴合情景和情绪。这不单是“完成爱好”这么简单的事情,当我提升了对声音情绪的操控能力后,明显感觉到在与人沟通对话中获得了更大的优势。
真的非常感谢这本书,感谢作者的用心。这本书中安插了很多小“惊喜”,比如作者亲自出境示范的口腔操,绕口令的打卡练习,还有一本练声计划小册子,它们一起让这本书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希望自己熟练的掌握书中的更多内容后,有一天也能当个斜杠青年,成为一名声音教练。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把好东西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到,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