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里的爱情
第二章
这完全可以理解,从小被夸到大的霜月承载了整个家族的期望。爸爸农闲时分便套上驴车,在十里八村走街串巷收破烂儿赚上几个子儿补贴家用;
妈妈为了给霜月缴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只要一有时间就去30公里外的地级市保平市贩卖水果。住最简陋逼仄的出租屋,早上四点起床,用一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两侧各挂住一个硕大的竹篓作为运输工具,骑车一小时去城郊批发市场进时鲜水果,再骑车一个多小时去保平市区赶早市,卖水果赚差价。运气好的时候收入不错,想着争气的儿子,妈妈累并快乐着。
但是城管的围追堵截也是家常便饭,妈妈的车辆、竹篓和杆儿秤连同没卖出去的水果一并被没收。坚强的妈妈哭过,但她硬着头皮走进综合执法大队,苦口婆心解释着自己的苦衷。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听到霜月的故事,城管大队长也被感动了。
“赶紧把罚款交了,推车走人,下次别再让我看到你!”大队长故作姿态地说。
“好人一生平安!”妈妈感激不尽。一来二去,大队长在执勤时再遭遇霜月妈妈,也便网开一面。有时手下的人把妈妈的东西扣了,妈妈来要时,也是象征性地缴些罚款,大队长便悉数奉还了。
霜月妈妈和大队长处成了朋友,才知道原来大队长家有个上当时高中的女儿,竟和霜月同岁。霜月妈妈为儿子含辛茹苦担惊受怕的贩卖水果,触动到了大队长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后来大队长和女儿带着新书包、随身听、文具等物品专门来了一趟双河峪村,看望霜月一家。看着这贫寒却温暖的家,大队长潸然泪下。大队长的女儿还和霜月探讨数学题,她对才思敏捷的霜月崇拜有加。此后两家便时常往来,这是那艰难岁月中的一股暖流,温暖着霜月的心。
霜月一直体谅爸妈的含辛茹苦,所以生活十分节俭。高中三年是在满荣县一中上的,他年年拿奖学金,穿的一直是校服和亲戚们的旧衣服。他最爱一件军绿色T恤,把他塑造地像个军人一般。他饮食也极省,每顿两个馒头、一饭盒热水,就着从家里用罐头瓶装来的满满一瓶咸菜条,他能对付一个月。
虽然家贫,但霜月自立自强,在学校也是风云人物。高中的同学们来自全县各地,可谓卧虎藏龙。但霜月凭借扎实的学识,音乐与艺术方面的才华,与人为善的品行得以脱颖而出,是很多人乐于结交的伙伴。
此间的霜月意气风发,且由于身体的发育,出落成一幅男子汉的风度,身材瘦高,眉宇之间自带一段倜傥风流之态,眼神忧郁却也笃定,很像我们熟知的清华跳高运动员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