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娶张幼仪,嫁夫不嫁徐志摩
2017年,是属于顶级流量巨星鹿晗的一年。那一年,粉丝的疯狂让我认识了“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句赞誉

嫁夫不嫁徐志摩
求学时,徐志摩的一篇《再别康桥》,浪漫深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才华横溢的旗帜树立在学子心中……当年有多钦佩深陷于他的才华,如今就有多鄙弃厌恶他的人品。
康桥是英国大学剑桥的的所在地,也是当时有妇之夫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的见证地。当然,不只有妇之夫这么简单。
1920年,徐志摩迫于妻兄张君劢,也是徐志摩能够拜师梁启超的贵人张君劢的压力下,写信给已经结婚5年,并育有一子的妻子张幼仪,将她不耐烦的接到身边。
1920年,徐志摩结识了才貌双全的女神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言行,往雅了说是浪漫的诗人情怀促使;实际些形容,不过是自私而又虚荣的伪君子心态作祟。徐志摩与林徽因很快坠入了爱河,并有谈婚论嫁之意。

1920年,张幼仪怀有次子数月,徐志摩前来告知离婚事宜。她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他回:“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她说:“我需征得父母意见后离婚。”他急道:“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之后,徐志摩一走了之,将张幼仪独自撇在沙世顿。期间不再理睬,直至1922年要办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

渣,徐志摩是真的渣,可他有着满腹文学才华横溢,有着书生颜值诱人初始。
1915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高攀张幼仪结婚。婚前,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在《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一书中记载: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徐志摩对张幼仪是漠视、鄙弃的,并将这种态度贯穿婚前与婚后。
有文曰:徐志摩对她的漠视,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张幼仪深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而这些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多么可笑,她家世显赫、大家闺秀、识文断字,也是家中的宠儿,也曾与兄妹谈笑风生,徐志摩先生却仅因外在一眼,评了句“乡下土包子”,将她打入牢笼判了无期,甚至无法申诉。徐志摩弃之如敝屣,宁可跟家中佣人闲谈,不肯与之多说一字。
多么可笑,就好比我抢劫了你是因为你太有钱,我猥亵了你是因为你太美貌一样的无理至极。然,徐志摩总是有这样的道理的。看,如同他追到柏林要求离婚时写下的那句名言“无爱之婚姻忍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一样矫饰了内心的丑陋。
多么可笑,若是徐志摩先生将痴情人设走至此生尽头,我还能赞一句“为爱痴狂”。实则,徐先生不顾父母之命为伊人林徽因舍弃糟糠之妻张幼仪,回首缔结姻缘的却是好友王赓之妻陆小曼,实在讽刺。
民国、乱世,在百花齐放的观念下,在国之大事下,如此婚姻小事的人品问题不值一提。用才华矫饰一番、用痴情装饰一遍,徐志摩只是那位惊才绝艳的作者、专情深情的诗人。
至此,方知,他深情的不是林徽因,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林徽因。他鄙弃的不是张幼仪,而是他用自私虚荣的心看到的丑陋封建并成为他妻子的张幼仪。
最终,他为他的自私自负与所谓的深情,众叛亲离,又用他的身死为他的爱妻陆小曼上了一道枷锁。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娶妻当娶张幼仪
21世纪,若论世间男子最想娶得人,榜首必定是《鹿鼎记》里的双儿,而在榜单之列的,也必定会有民国张幼仪。
张幼仪,既有大家闺秀之风又有不让须眉之能。婚姻里低落到尘埃的女子,却在终止与徐志摩的婚姻后,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事业上,张幼仪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并带它走出困境;她在股票市场出手不凡屡创佳绩;她创立了上海最高端、生意最兴隆的云裳时装公司。
生活中,张幼仪成为徐志摩父母的义女,照顾着他们的生活;独自抚育儿子阿欢,让他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剪下有关徐志摩的报刊,压于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和儿子阿欢料理徐志摩的后事,帮助徐志摩的遗孀。
面对求婚时,她写信征求儿子意见,而阿欢情真意切的回信,是对张幼仪此生最大的嘉奖。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如果你问张幼仪,爱不爱徐志摩?她的回答是:“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是爱的话,那么,我应该是爱他的,且在他遇到的几个人里,说不定我最爱他。”
如果你问张幼仪,面对徐志摩冷酷到骨子里的残忍,有没有恨?我想她也只会淡淡的轻叹一句:“他只是不爱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