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日记--糖瘾

我不是站在终点,凭借一堆理论知识,空喊健康的人。而是在分叉口迷路了,走上一条小道发现终点是只凶兽,最后侥幸逃脱,遍体鳞伤地原路返回,守在路口,碰见路人就告诉他们别走这条路,太危险。
『重度糖上瘾』
昏暗的夜色中,一个提着购物袋的身影急匆匆返回宿舍,她迫不及待地打开房门,掏出里面的食物摆在桌子上——两个大马芬、一盒冰淇淋、一袋百吉饼。撕开冰淇淋的纸皮,舀一勺放进嘴里,巧克力的甜味,终于吃到了,满足地舒一口气。一勺两勺,半盒已经空了,紧接着是一整盒,胃里已经甜腻到不行,可脑袋里回想着一个声音:你还能再吃甜食,你还想再吃。两个马芬只剩纸皮,百吉饼也空了一半。
我可以吃光它,不留到明天,然后明天再戒糖,她吃完坚定信念。第二天下午,回到宿舍,想到的都是昨天的味道,还没过一分钟,她一把抓住钥匙购物袋冲出去。椰子米饼、酸奶布丁,吃进去那一刻的快感在身体里横冲直撞,可下一秒退潮后,惊天骇浪的愧疚、羞耻袭来。
两个星期后,她看着镜子里长满痘痘的脸,面无表情。身体乏力,脑子雾蒙蒙,什么都不想干,没由来得心慌。你再这样下去就完蛋了,她轻轻说道。

『自欺欺人』
她不再吃蛋糕、巧克力,鉴于反式脂肪酸和精制糖,她选择了“更健康”的食物,脱水果干--无花果、李子、杏子等等,还有无蔗糖,加入了天然菊粉的能量棒、冰淇淋,代价是腹胀腹泻。
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身体的状况并没什么改变,时不时又反复以前的重度上瘾,于是开始了补救式的运动。脸上的皮肤稍微改善了,但中段脂肪像一个小枕头盖在腹部。
『戒断症状』
想吃,不能吃,想吃,不能吃......两个想法打得闹腾,权衡良久的结果是一张加热即食的披萨,狼吞虎咽地吃完还不够满足,继续往嘴里塞吐司片蘸酸奶,撑到胃鼓成锅才罢休。她躺在床上,逃避思考,即便知道什么叫倾向性暴饮暴食。
『转折』
每次的胃胀、头晕让她明白不能逃避,上网搜了糖的知识,阅读了“sugar crush”,里面讲的神经损伤触目惊心,虽然无法感知确切的生物化学反应,但头脑发昏让她不自觉地联想:我的神经细胞是不是已经死了很多,是不是已经有了胰岛素抵抗的症状。这样的恐惧让她一段时间内没有碰糖。
『顽固残留』
自此之后,每当想把头埋进甜食里美美吃一顿,这本书里的内容幽灵一样悬空漂浮,把嘴馋吓得魂飞魄散。但随着时间拉长,效力渐弱,小小沉溺断断续续发生,一根冰棍,半包果干,几块软糖,量减了很多,次数依旧频繁。这与她完全戒糖的目标完全不符,即便是一小块甜食,带来的自责相比当初暴食分毫不减。
『改变策略』
起初,她责备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可生理上的直观要求总会占领高地,那就是方法问题。她开始分析想吃甜的时间集中在什么时候,一般是中午吃完饭和下午三四点。之后糖瘾一旦出现,不再如临大敌,而是去感受,是饿吗?肯定不是。持续多久?十几分钟,一旦制止,糖瘾便会慢慢消失,可忍耐的途中一旦放大,比如去想抽屉里的饼干、就吃一口行不行,那想吃的程度会加深,结果就是纵容。
光靠忍效果不怎么样,这一波念头被压下去,下一波又会起来,幸好她准备了一些红薯干、坚果、水果或者黑巧克力,替代精制糖,得到了同样的满足。
长此以往,虽然有时会过量食用水果、坚果,但从控制糖的摄入变成控制量的摄入容易多了。
『绝对控制』
既然要戒,就戒得彻底,以免后患。精制糖已经出局,主食也随之被驱除,甚至红薯、玉米、南瓜她一口都不出,因为这些粗粮除了碳水的营养物质全部可以从蔬菜里补充。晕吗?一点都不晕,精力充沛。
酸甜苦辣咸,人生来感受的五味不能完全摒弃,而现在的甜味主要来自水果,每天量也不多,一个猕猴桃、一个苹果或者一些草莓,两三种时令水果。
想吃糖的念头并不会完全消失,大街上偶尔闻道蛋糕的香味,也会蠢蠢欲动,想吃吗?她随便问问,脑袋里的糖瘾刚准备开口,马上吓得直摇头,不吃不吃。那不就得了,还敢叫唤,她翻个白眼,满脸都是这种甜腻的小妖精配不上我的健康。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发自肺腑的结束语▼
由衷感叹戒糖不是容易的事,为了这件事我斗争了很久。
结合前两期和戒糖日记,有的人不免大叫,什么都不能吃了,反人类,做不到,没兴趣。不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提倡要戒掉主食,而是反复强调精制糖和血糖过高,一瓶可乐、一块蛋糕、一板士力架,身体不需要它们,所以它们会变成负担,正餐中的碳水量已经足够了,额外摄入精制糖,血糖肯定会在短时间内飙升。


我姥姥以前住在农村的时候,职业烤白饼,一日三餐的主食很丰盛,大多数是精制米面,有时也吃吃小米粥、南瓜、土豆之类的粗粮。她身体强健,种地养羊养鸡不在话下。直到搬进城市,两年之短,医院体检时被告知有糖尿病,虽然运动强度没有以前大,但依然会出去买菜遛弯,那到底是什么变了?桌子上的食物。
她为了让小孙子开心,每次出去都会买小面包,底下沾满糖浆和芝麻,她自己也会当早餐吃,时不时还喝些饮料,有时看见她因为嘴里苦吃一块糖。我劝过,但老人的想法很顽固,这点糖能把我怎么样,都快入土的人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头晕、关节疼痛时难受的也是她。
我们喜欢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我们需要的往往不能兼顾,比如享受和健康。其实这两者有时根本不冲突,远古时期的人类通过捕猎获得的鹿腿,他们不享受吗?几十年前粮荒时期,谁吃到一块猪油拌白米饭,享受地一辈子都忘不掉。寺庙里的僧人每天都享受他们的斋饭,素菜米饭足以。
现在食品生产商为了迎合人们味觉上的各种满足,用人工香料、食品添加剂硬生生让享受和健康天各一方,他们只会推广有利益潜力的食品,不会费尽心思为人们的健康考虑,他们会说“心飞扬,透心凉,让雪碧释放你的夏天”,但他们绝对不会为西兰花做广告“花一样绽放的生命之绿,你还在等什么”。

现代饮食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是看电视剧吃零食、下午茶、各种甜点,这就意味着要做一个选择或找一个平衡点,想要健康必然要放弃一部分味觉享受,想要尝遍天下美食,身体难免会付出一些代价。
当剔除精制糖,食物依旧是一种享受,没有厚重的甜味腌制舌头,味觉会更灵敏,享受每一种蔬菜天然的味道,享受油脂的满足,享受蛋白质的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