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我也没想到
用豆瓣发文章,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我常用xx博客升级改造暂时不能发文。
第二是自从自己变得不文艺之后,有好几年都没登录了,有必要回来收拾收拾。
第三是向经常用豆瓣发文的同事和他的狗表示敬意。
壹 信念崩塌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业务部门再怎么无趣,也要比管理部门的生活丰富多彩。2019年3月,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信念崩塌。
我被领导借调到了院办,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幸福生活。白天校稿子、写报告、做会议记录,搬麻袋。各部门报上来的文,可谓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我便以“秋风萧瑟”的视角和“洪波涌起”的手段,认真履行着一个刀笔吏的职责。过去这种工作我是死看不上的,如今却做得风生水起。
局座说颜值就是战斗力,那是说军舰的。我借用一下。赏心悦目对于我能够踏实工作来说,很关键。真的,办公室的女同事就没有一个不好看的,老的是老美女,大的是大美女,中的是中美女,小的是小美女。
再有就是我爱吃零食的本性爆发出来。从不为减肥发愁的我,第一次不敢称体重。
晚上有了难得的闲暇。不能说是闲暇,应该说是难得的做该做的事的时间。短短两个月时间,我已经投了三篇四年都没有完成的文章。
我为自己的乐不思蜀感到羞耻,于是去找一位我很敬重的前辈汇报思想。前辈说,刚到新环境发现的都是过去没有到好,再待几个月看看呗。我觉得前辈说的对。
贰 假性中年危机
我的危机爆发在30岁左右。“少年不识愁滋味”,我早就不是少年了,前面有那么几年,就算不赋新词,也愁。那种状态非常符合大张伟老师的名言:“怎么着,都不行”。
31岁那年在外地挂职,让我看到有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生态,抱着一种沉浸式体验基层喜怒哀乐的幻想去,刚有那么点感觉,挂职就到期了。当时觉得在下面待上个十年八载,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回来之后的一年都在怀念挂职的岁月。
如今真正站在了中年的门槛上,我觉得我不是变成熟,而是变幼稚了。有些人有些事,明知道应该怎样对待,可就是不愿意向现实妥协。轰轰烈烈和冷冷清清,只有一线之隔,小心翼翼是没有用的。这种感觉愈发的强烈起来。单纯的为了逃避这些,在办公室干到退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房子都买不起,还搞什么科研,对吧?
叁 来自两条狗的教育
让我深受教育的是两条狗。一条是同事家的狗,一条是我儿子。后者教会我什么是不愁,前者教会我什么是不争。
我儿子不属狗,大名小名里也没有“狗”字,但是有两条习性特别像狗,第一是一说出门就兴奋得团团转,第二是吃东西没够,所以我和他妈有时候会亲切地叫他狗子。我跟老婆吵架,可能会生两天的气。然而头天晚上我把我儿子骂哭了,第二天幼儿园放学的时候,他还是会开心的过来要抱抱。对于一个小双鱼男来说,这也是顶级的神经大条了。
同事家的狗刚刚去势(注意,是去势,不是去世),随之变得能吃和恬淡。同事说他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平时叽叽歪歪的人,肯定是欲望太多了,断了他的一些念想,自然就老实了”。我感到震撼,知道么?震撼。我就是那个叽叽歪歪的人,志大才疏,心理畸形,欠教育,欠收拾,欠抽。
我真是连狗都不如,而且是连两条狗都不如。从今开始,我要开心起来,第一就是向两条狗学习,以吃为纲地活着。一个人30岁还没混出来,这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何况我都35了,这一点也不残酷。
再说了,科研狗拼什么绩效,就该吃大锅饭。人工合成胰岛素和两弹一星,跟绩效有毛关系么?
办公室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