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南亚小城的梦
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泉州,并不是因为对海上丝绸之路有任何了解,也没有对其多教共存的文化气息有所好奇,可能就是因为飞机票太便宜,又可以顺便去趟厦门,就选择在泉州玩了两天。因为无所预期,反而处处都是惊喜,古城区亚热带风格的骑楼、低廉的物价、闲适的气氛都令我们着迷。
初到泉州,就对其印象十分好。可能是运气使然,出了机场很顺利就找到公交车站,刚到站就开来一辆602路,到城区4元,饱览鲤城风光。古城区有一种景区观光车型的小白社区公交,线路随意,依游客目的地为准,统一2元,现金、支付宝都可,相当于用公交的钱享受出租车的体验。当晚,我们步行去天后宫的秉正堂总店吃夜宵,冰凉的四果汤不会太甜,清爽的恰到好处,8元挑上4样,芋头、石花膏、水果丁、芋圆、椰果……加上各色炸串,咖喱鸡肉、猪血米肠、里脊肉、鱿鱼……吃完坐上最后一班小白,把一家家灯火甩在身后,凉风吹拂,对第二天的美食之旅充满期待。

早餐选择了南俊路的老记面线糊。这种食物和四果汤风格类似,基础的汤底选上自己喜欢的配料,最贵的如虾仁、蟹肉等10元,其他菜色如鸭肠、海蛎、香菇6-8元不等,当然还要加上2元油条,热乎乎喝上一碗真是美极了,又不会给肠胃增加太多负担。出了汗,正好去隔壁吃一碗四果汤,一碗芋圆豆花,这些在济南恐怕只能去鲜芋仙花30+才能吃到的甜品,在泉州却是街头巷尾稀松平常的美食。时值周末,店里不时有人光顾,无论老少都捧着一碗四果汤消暑,这也是我喜欢东南地区的一个原因,人人享受生活,平价也有美味。
沿南俊路一路向北,就到了东街的骑楼,散布着侯阿婆肉粽、泉锦记糕点和许多服装店;转而西行,过了标志性的钟楼就是游客特供的西街。相比于其他城市所谓的美食街,西街多了一些当地特色,比如土笋冻、龟苓膏,泉州石狮摆件,价格也较为合理。值得一提的是钟楼附近的奶茶店鳞次栉比,让人挑花眼,既有厝内小眷村这样的连锁,也有本地特色的[壶见]。每家茶店都热闹非凡,补课结束的中学生套着松垮的校服,青春洋溢,南方女孩说话都是柔柔的、嗲嗲的,哪怕是闺蜜斗嘴也像极了撒娇。
晚上跨区到丰泽区吃饭,先去了一心冰品,吃了很受本地人喜欢的芒果冰+奶冻,大块的芒果浇在细腻的牛奶冰上,十分过瘾。这边的芒果味道醇厚,能吃出柿子味,佐以咖啡冻、牛奶冻,并不过分甜腻。晚饭时段去了另一家当地颇负盛名的春哥铁板烧,点了年糕、鸡肉、豇豆、鸡架、蟹棒等一大堆,配上壶见的芋泥石花膏珍珠薏仁奶茶,窝在民宿边看电影边吃,虽然热量爆表但委实快乐。

在泉州的第二个早晨,又以浓香暖胃的面线糊开始。这次的水门国仔面线糊,价格只到老记的一半,油条则白送,还有炒米粉,把昨天没来得及吃的鱿鱼等海味全点上价格也还是便宜得不敢信。吃完去清净寺,门票3元即可享受到高深的穹顶,秀雅的礼拜堂和细腻的碑刻。开元寺则是免费。西街内巷还有一家谢记四果汤(六中店),经营四果汤和炸串。谢记和秉正堂、春哥又不一样,四果汤除常规食物,还有杨梅、葡萄干、小汤圆等,价格却更为低廉。加入果干的四果汤,多了一丝酸梅汤的酸甜。炸串则是炸到金黄再刷酱,撒上一把白芝麻,酥脆的炸物配上清甜的四果汤,不知道是谁想到的绝佳搭配,让我连吃几顿都不曾厌倦。


在泉州的两日,惬意且饱足,活动范围基本就在鲤城区的西街、涂门街一带,因此很容易搭乘到小白跑来跑去,一路融合了多种宗教风格的骑楼风光尽收眼底。加上五月暖洋洋的天气,很容易让人产生热带的幻想,仿佛走在东南亚的小城,饱尝多少年不变的“古早味”,可以一直如此走下去,时而拐进一家其貌不扬的铺子吃一碗便宜清凉的甜品,再加上一点肉串。泉州不算旅游热点,却因其独特的风情令我难以忘怀,甚至自私到希望她永远不要成为网络上的知名景区,少一点同质化的演变,留住一点点淳朴和旖旎。
Sylviau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纽约的每一个瞬间·终
- 2024年度总结 (2人喜欢)
- Feeling of void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