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十三)---《暗黑者四部曲》
1.能给别人带来噩梦的人,自己往往要承载着更多的噩梦。 2.“当一个人作出令你无法理解的选择之时,你不应仅仅气恼于他的固执,你更应思考的是,他的心底是否藏有你未曾探知到的秘密。” 3.她知道要对付这样饶舌又自恋的家伙,保持沉默是最佳的选择。 4.无论是谁与这些怪物搏斗,都需要了解他们还没变成怪物的过程。而当你望向无底深渊的同时,无底深渊也在回望着阁下。 5.在无法应对别人的言辞时,反问往往是最好的转手为攻的方式。 6.当一个人做了“坏事”,并不代表他一定是个“坏人”,他做“坏”事的原因也许很简单。他只有做“坏”事和做“更坏”的事这两种选择。 7.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秘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做出了选择,他们毫无例外都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前进方向。 8.我们不会再见了。因为你的下一站是地狱。 9.要确定自己该做什么,首先得知道对方想做什么。 10.恶人自有恶人磨。 11.一个人的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他的思维能力和防御本能肯定会大大地降低。 12.太阳的光芒是何等的宽广明亮,但终究无法照耀到世间的每个角落。 13.每个人都在赞美阳光,可又有谁从未有过惧怕阳光的时刻? 14.当某种局面已经形成之后,你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济于事了。你所能做的,只是把伤害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而已。可是外人并不了解,他们看到你作了一个糟糕的选择,因此就抱怨、失望,却不知这样的选择已经是相对来说最好的结果了。 15.当你已经在众人心目中成为胜利的化身,那么胜利对你就不再具备更多的意义;人们对你唯一的关注点仅在于:你什么时候会失败。 16.我们应该喜欢悖论而不是害怕悖论,因为对于悖论的解释往往是唯一的,这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在苦苦寻找的答案。 17.虚荣性自卑’的心理:她看不起周围和自己一样的人,同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融入高层次环境的欲望,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弥补心中的自卑情绪。而反过来,自身条件已经很优越的人,反而会对周围的事物看得比较淡,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靠那些东西来证明自己。 18.隐性自卑:外在条件非常优越的人,在内心深处却藏有一些难以向外人言说的自卑情绪,这样的症结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隐性自卑症。你如果留意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群,会发现总有那么一种人,他自身的条件要远远优于他周围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配偶、事业、交际圈等等。正常情况下,大家会觉得这种人缺乏上进心,没有追求。但事实上,他们往往就是隐性自卑症的患者。他们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缺陷,而周围人群的期待使他们怯于将这种缺陷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和光鲜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自卑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操控下,他们会自降身段,融入那些与自身条件不吻合的低端环境。因为在这种低端的环境中,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19.伤疤效应——一个人的弱点就像心灵上的伤疤,被揭开时必然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反应。当自己的弱点受到攻击的时候,人是最容易愤怒的。 20.既然我们想要阻止罪恶继续发生,那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切断罪恶滋生的因果联系,而不是去追求因果的根源。 21.再漫长的停留,终究也得有离别的时刻。 22.收入和成本,两者之差即是利益的净值。当你不想改变对方的收入时,你还可以改变对方的成本。不要去想该怎么满足他,而是怎样增大他的成本,增大到令对方无可忍受的程度。 22.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3.很多强者最终正是被过度的自信引向覆没的泥潭。这似乎已成为强者的宿命,越强大的人便越难挣脱。 24.一个无能的朋友至少能得到一份友情,一个强大的敌人也能得到对手的尊重,可是一个无能的敌人除了轻蔑的嘲讽之外,什么也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