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道听途说来的100个真故事,有的青涩,有的直接,有的则很渣。但故事都是关于爱与喜欢。
故事一
那是十一年前的九月,那时的我刚上初中。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好,上了初中,混了个班长。但在学习上,却一时赶不上趟儿。初中的班主任讲究竞争,刚一月考完,下了成绩就让我们找竞争对子。下课我问那个考第一的女孩儿,你要跟谁搭对子呀,她一甩头,笑着跟我说:“反正不是你。”
这句话可能是无心,后来我也曾问过她,可她根本不记得说过这句话。
我慢慢注意到这个女孩,她写了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个女孩儿还经常穿那种双星的足球鞋。班上同学都说她不好看,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初一的孩子们有时候也会私下讨论喜欢班里哪个女生,我悄悄地跟他们说,我喜欢她。我说别往外传,但我是班长,两三天后,全班就都知道了。记得当时学校要求跳交谊舞,跟她配对的男生跟我说,要不咱俩换换。我很开心,但又腼腆,真到了能有机会牵个手的时候又怂了。于是我说,算了算了,别瞎说,八杆子没一撇呢。然后又眼巴巴的看着他俩牵着手在体育课上跳交谊舞,真香。
到了初二,我们俩熟了起来。她经常来我位子上玩我那个米妮铅笔盒(因为当时米奇卖光了),我总是跟她说,小心地雷,然后她说,小心狗屎。这句话好像后来成了我们的暗号。因为她常年坐倒数第二排,我几乎当时每节上课都要向后望一下,她要是在低头写东西,我就多看会儿她;她要是在抬着头,我就嗖一下把头转回去,俩人也不知因此对视了多少眼。中午放学,我总会磨磨蹭蹭的收拾下东西,这样就恰好能跟她一起出个校门,走段路,聊会天。等到初二快结束的那段时间,两个人更是默契的放学一起走。她每周大扫除要擦窗台,每次我就借着班长之名在窗台看着她,等她擦完了,我俩再扶着栏杆望向远方聊会儿天。记得初二暑假的一天,因为想找她,一晚上给她家打了六七个电话,全是她妈妈接的,可能她妈妈都认识我了。
到了初三,分班了,我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在初二暑假的最后一天,我约她去了图书馆。那时候还不知道要送女孩儿回家,我在那条分叉的十字路口,跟她表了人生中第一个白。我也不知道她回了我什么,因为我说完就羞红了脸扭头走了,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分班之后,联系渐少。刚开始,我们若遇见,还会像从前那样并肩行走;到后来,只是摆摆手。关于她的消息,我也只能我他们班的同学那里一点点打听。直到初中毕业,她才通过了我的QQ,然后那个暑假,我偶尔死皮赖脸的缠着她尬聊一下午,然后心满意足。
高中就分的更远了,我去了外地的尖子班,她留在老家的尖子班。正巧那年《那些年》上映,在新高中过的不如意的我看着电影,只觉得跟我好像。不知道那电影我看了多少遍,也不知道那首歌我听了多少遍,反正现在我去KTV唱的第一首歌总会是这首。虽然我唱的很难听,但总是想纪念着什么。其实我有机会转学回老家的尖子班和她成为同学,但我在高二的时候倔强的选了理科,就错过了,也不知是想证明着什么。高中的时候也曾几次翻墙进老家的高中想去看她一眼,但却一次也没见着。
高考后,我才知道她拿了老家的文科状元,踩着分数线去了北大,而我则去了个南方的陌生城市。之后,便更无再多联系。而我只记住了她初中时的音容相貌,其他也再无更多。时至今日,她安静的躺在我微信和QQ 的联系人里。只是我也忘了,从什么时候起,我所有的账号密码,都是我的名字和她的名字的缩写。我每天一次次的输入,那密码如同腐蚀在了我心里一般。
可我再绝少会想起她,只记得这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