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挚友
如果心上人无处不在,那么,
恋人就是一块面纱,
但当生活本身
变成挚友,
恋人们就会消失。
——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
这是关于我人生中调制的第一杯花式冰咖啡的故事。
昏黄的灯光透过复古的玻璃木门,方形的亮块投射到街边,又被黑团团的树影吞噬掉边边角角。推门而入,被诚恳地招呼、清爽的笑容、精致的摆设和植物手作玻璃杯碟撞了个满怀,所有设想里的不安和局促统统被关在了门外。于是,我知道这将会是一场“佳遇”。

素面朝天、T恤、牛仔裤、人字拖、黑框眼镜是我夏日周末的常态,总觉得这样的“放松”能让自己更加专注地做任何一件事情,当然也包括学习如何调制一杯花式冰咖啡。同时来参加活动的还有另外五位女生,经过简单地交谈也就慢慢熟络了起来。这就是生活里的那些所谓的“小美好”吧——平平凡凡的时刻遇见普普通通的人,聊一些轻轻浅浅的话,做一件高高兴兴的事。
咖啡师Shirley偏低又略带磁性的声线缓缓地流过,和她的浅棕色贝蕾帽、白衬衫、卡其色工装裤融为一体,更把大家带得入迷。

理论结束,开始实操了。Shirley首先示范了手冲(肯尼亚二次洗精品豆),接着又拿出事先冷萃好的,让我们做一冷一热的对比品尝。最后,她又调制了一款叫“暮色”的花式冰咖,我喝了一口,是幸福的味道。

看着摆在眼前的各种器具和材料,大家都纷纷欲试了,于是,我们六个小伙伴便分成两组进行,各自按照桌上提供的材料(冰块、接骨木糖浆、橙汁、金酒、气泡水、辣椒酱、肉桂粉、柠檬片、迷迭香、薄荷和冷萃咖啡底)作各自心中的配比,从而调出一杯理想中的咖啡。




第一组结束后,我们第二组也带着兴奋的心情开启了探索。我们想要来点不一样的,比如加入金酒、气泡水、肉桂粉和辣椒酱等。最后,我选择用糖浆和橙汁打底,咖啡过渡,气泡水和金酒覆盖,然后缀以迷迭香和柠檬片。最终的成品不论是在口感、颜色和品相上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在未摇匀之前,它层色分明,浓烈中带着清香;摇匀之后,它转而变成奶油橘色调,甜而不腻,烈而不稠,轻抿一口,感觉味蕾上有夏风拂过,开出了“咖啡时光”。它一面是甜蜜、芳香、软弱,一面是孤独、冷淡、刚烈;完美地契合我当下的内心状态。于是,我将之取名为“夏•挚友”。“挚友”便出自于开头鲁米的诗歌。




在鲁米的诗歌语境里,“心上人”、“恋人”、“挚友”、“灵魂”、“我中之我”和“灵魂中的灵魂”常常是合一的,就像“我、你、他、她、我们,并非存在真正的区别”一样。我想这就是苏菲派神秘主义被奉为心灵疗愈圣经的根源所在,他们早在近千年以前就打破了二元世界的束缚,不断地告诉后人去寻求存在于“对、错”之外的那“另一个所在”,并在那里相遇、合一。我认为“人生而为人”的根本就是灵性和自由,把生活转化成挚友、恋人、心上人、灵魂、我中之我及灵魂中的灵魂是每个人必经的心路历程。即使是一杯小小的咖啡,也可以成为我的“挚友”。
小伙伴们相互品尝着彼此的成品,分享各自味觉的体验和感受,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调制的咖啡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夏日的夜晚就这样显得更加的短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