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香港:南丫岛
今天突发奇想去南丫岛,一个人也要去。南丫岛有两个码头,榕树湾和索罟湾。从中环码头出发,没有提前做好路线规划,看榕树湾那边的人比较多,就跟着去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去的时候最邻近的船次是去榕树湾的。船程很快,不到20分钟。

到了榕树湾码头,听到了旁边两个外国人说德语。学过一点点德语的我很兴奋地跟着外国人AB走了。码头附近是榕树湾“大街”,有海鲜饭店和卖小食冷饮,纪念品,草帽等的小店,还有小酒吧,普通海岛的样子。草帽摊主是个老婆婆,外国人AB指着有花的小帽子问婆婆。帽子像是给小孩子或者女生带的。婆婆严肃地摆手,指了指旁边大点的没有花饰的帽子。
别人停我停别人走我走,太明显了,像变态跟踪狂。我也到处看,跑到了小路对面海鲜店,还真发现了有趣的牌子。

榕树湾大街大概是全岛人流最密集的。人多不能阻止大叔实力吸引眼球。蜥蜴是真的哦,大叔甚至会举起不知道什么叶子让它吃。


这时,发现了也说德语的外国人CD。不知怎么的我就变成了跟CD走了。沿着海边小路一直走,走到了村落里。

唉,顾着拍这个三文提示,把两个小哥跟丢了。
返回主街,顺着人最多的支路走。店铺越来越稀少了。酒吧前面有个牵着大狗的外国人。狗精瘦,毛短,小脑袋像被门夹了似的。大狗对铲屎官手里的啤酒很感兴趣。

另一个大排档里也有牵狗的铲屎官。这回铲屎官吃东西狗只能百无聊赖看行人。

万万没想到,路转峰回又碰到两个说德语的小哥。也可能就是外国人CD,只是我脸盲。这回我超大胆地问小哥从哪来,用英语。
"We are from Germany. What do you think? Don't say the US!" 哈哈哈说起外国就想到美国,美国人是世界老大,实锤。
我在学校上过几节德语课,不过忘得差不多了。小哥们问我学什么,扯一扯自己早上临时起兴来南丫岛享受阳光沙滩,实际上有点阴天。嗯,跟到沙滩,两位小哥果然迈不动脚了。于是,我又一个人远足。

山路上有卖唱的,手弹吉他脚踩铃鼓,不得了。

还有卖蜂蜜水的,自带音响播着狮子山精神。太有内地西部旅游山区的风采了。

走到了高处看得远。

快到索罟湾的时候有个观景台,需要从主道走150米。路牌上被游人涂写过了,提示被树挡了视线,没什么好看的。也就150米,来都来了,看看呗。往里走时正好有个戴着墨镜的白人出来,看到我露出了迷之微笑。走到了观景台,果然大树参天,甚至还有大岩石,只能从树干之间看到一点海和发电站的大烟囱。古人的经验之谈果然有道理。

下了山再次来到海边,经过芦苏村。这边人迹比榕树湾稀少,水也更清澈见底,可能是离市区到南丫岛登陆点更远的缘故吧。街(有店铺的商业路段)比榕树湾大街短,只有小卖部和海鲜饭店,没有榕树湾那边的豆腐花小食店、手工纪念品之类的店。海边有个神风洞,洞深且大,正因为洞口大所以没有幽深恐怖的气氛,但是一眼看穿没有让人进入探险的欲望;再者地面上满是积水,在洞口附近闻到难以名状的异味。两侧有介绍文字,据说二战时日军以此为军港,想在这十几座岩洞里藏快艇,盟军来了就袭击同归于尽。计划还没完成,战争就结束了。现在(或者一直以来)是卢文氏树蛙 Philautus remeri 的根据地,是香港特有的物种。






靠海吃海的岛民信奉妈祖天后,两个码头附近都有天后庙。


到了索罟湾码头,我已经走了快两个小时,水尽粮绝,还是直接回市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