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断舍离》
字数 474 · 2018-03-14 18:43 作者: [日] 山下英子 Q:断舍离是什么?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Q:作者倡导我们丢掉什么东西呢? 1.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 2.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Q: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断舍离呢? 1.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2.要学会宽恕自己。 买回了物品但没有使用,很容易产生愧疚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这时候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还要经常看到它们,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3.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第一,筛选物品时,标准尽可能简单,舍弃物品时要有仪式感。 第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 第三,收纳时可以参考两个原则 ①751原则: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留下7成,留下收拾整齐的空间)、5(在看的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1(展示给别人看的装饰性空间只放1成,主次分明。 ②三自原则:自立、自由、自在 自立:自己整理 自由:物品要精简,也要有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自在:东西听话了,人就自在了 重点:一个动作可以拿到物品!!!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