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也感受过,电影中那些被藏起来的悲伤|渡仁微刊No.15
文/喋喋不休
1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会让我们看着电影的时候落泪。
因为感动,因为同情,还是因为触动了自己心里的痛苦?
剧本会借助冲突矛盾来加剧戏剧化的张力,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存在方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使人感同身受又止不住落泪的,往往是电影人物的表现,换句话说,是他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又或者是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不管是何种升华方式,你会在里面去寻找相似的或者对立的电影人物态度。
如果你了解一点心理学,你也会看到他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自己是多么的相似,又或者是和自己的多么相悖。
而这里面的情感卷入,能量或许比自己想像中强大。
那今天就一些电影的人物角色,来看看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去用新的维度和视角感受那些感动和悲伤。
2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指个体遭遇紧张性情境通过使用一定的策略缓解焦虑、减轻痛苦、恢复情绪和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不是刻意使用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会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法,借歪曲知觉、记忆、动机和思维以保护自己免于受伤和焦虑。
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等各种形式。
如果我们去理解这样为了保护自己而进行的防御,或许也会看到,那些电影人物中的核心悲伤。
在《新喜剧之王》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如梦对自己的龙套角色追根究底“我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结果被场务,导演等大肆羞辱。
“塑你妈的塑,懂就不会站在这做龙套了。”

如梦没皮没脸的一句“好激动啊”,又见周星驰典型的抵御屈辱的方式。
用僵硬的笑容来自我解围。

✕✕✕✕✕✕
这也使我想起了很多周星驰电影里人物的心理防御方式,例如电影《功夫》就如一部心理防御机制的教育大片。
弱小的阿星挑衅“猪笼城寨”,这一段简直就是阿星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集锦。
消极防御机制大多表现为退缩、逃避和自欺欺人,对现实进行歪曲、掩盖和否认。
阿星只是一个武功低劣的混混,他一个也打不过,还死要面子,这个面子就是他的防御机制。

阿星的心理防御机制并非单一使用,他会同时使用多种机制来保护自己。
比如当他把人群背后一“矮个子”叫起来,“矮子”站起来竟然有两三米那么高,原来他刚刚是坐在一张椅子上。
阿星立马说:“呐,这辈子我最看不起那些不老实的人,坐下。”

这里既使用了投射,还有合理化,把不老实的品质投射给对方,以掩饰自己不敢打。
阿星有一种本事,就是不管之前受过多大的伤和多大的气,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这正是典型的压抑,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不再记起。

这些防御机制是消极的、幼稚的,却有效地保护了阿星自己,使他看上去很强大,也没有因为自不量力地去和人动手而受到太大的伤害。
也正因为用了压抑等防御机制,才让他感觉生活还不是那么悲苦,生活还可以继续过下去。
那么阿星有没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呢?
当然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在防御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属于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常常表现出一种自信、愉快和进取的倾向。

在电影的最后,阿星的这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成就了他,其主要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是认同、利他和升华。
阿星很小就认同自己是佛祖,是要惩奸扬善、拯救苍生的,最终他在哑女的感化下重拾自己的信念,重新向佛祖靠拢,最终修炼成“如来神掌”,不仅武学上而且内心都如佛祖般强大。

而电影里的高手们其实也都是“升华”的运用者,将自己的攻击性升华为社会所崇敬的功夫。
✕✕✕✕✕✕
3
在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防御机制掰开揉进在一个故事里面。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猪头在燕子说完“是我对不住你”之后,强挤出笑脸说:“没有没有没有,燕子幸亏咱俩没领证,领了证我耽误你一辈子。”
否认到底是不是也是他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呢?
《海边的曼彻斯特》怎么样也好不起来的逃避和退缩状态,是不是也是在支撑着他活下去呢,哪怕是不那么开心的活着。

《推销员之死》里面保护自尊的压抑,或许在某个时刻也给了他力量。
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你,某一刻会不会也被电影中的某个人物击中,看到自己放纵背后的焦虑或者努力维持表面生活的你的样子。
我们为什么会流泪?
因为我们也有某个可能,“痛”在提醒你关注是否这样的防御还能保护你。
我们知道有消极有积极的防御方式,某个时间会适应好当下的状态。
而如果长期使用消极心理防御机制,会阻止个体面对现实和积极进取,削弱应对生活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去看见,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大也来源于自我的强大,善用防御机制、不过度僵化,有意识的控制,或许才能更为灵活的面对生活困境。
References:
迟秀湘.邹静.(2018).心理防御机制视角下解读《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戏剧文学》.第6期.104-109.
郭材欣.(2018).放纵与努力背后的焦虑:浅谈中学生焦虑消极防御机制下的干预策略.《教育教学论坛》.第41期.235-236.
谭咏梅.(2018).电影《功夫》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2期.303-305.
王秋蕴.王乃戈.(2018).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追踪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21期.9-14.
左金梅.陈静静.(2018).《你们决不会这样》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昌吉学院学报》.第3期.24-28.
最新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