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男子吃榴莲被查“酒驾”司机:开车应少吃这8种食物
五一结束,为了保证大家安全返程,这两天交警叔叔们对酒驾查的特别严。
几天前,江苏南通一司机通过酒精检测时,查出超过酒驾标准,达到了34mg/100ml。
司机却坚持自己没喝酒,只是吃了榴莲。
并表示愿意和民警去医院验血。
民警虽然对司机的“狡辩”将信将疑,但还是将他带到了医院进行血样采集和鉴定。

结果经过鉴定,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这位司机着实被“美食”坑了一把。
“酒驾乌龙”闹剧结束,民警也依法撤销了行政强制措施,并发还了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很多快狗打车的司机师傅表示,在开车的时候也遇到过被酒驾的情况,哪么,到底吃哪些食物容易被误判为酒驾呢?
1.水果类:榴莲、荔枝、菠萝蜜

这些水果含糖很高,果肉的糖经过无氧呼吸后,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而当水果被采摘后,因为光合作用减少,水果内部的无氧呼吸增加,进一步导致酒精的产生。
所以,高糖的水果,虽然放的时间越长越甜,但酒精含量也会越来越高。
2.充饥食物:蛋黄派、提拉米苏、豆腐乳

这些食物,对于长时间开车的快狗打车师傅一定不陌生。
早上腐乳就饭,半路饿了来几个蛋黄派垫垫肚子都是很平常的。但是吃了这些东西开车是很容易被查出酒驾的。
因为为了保证这些蛋糕的水分和口感软糯,厂家在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都会添加一定的食用酒精。
而腐乳虽然是餐桌上常见的下饭食物,但在发酵过程中,为了防止其腐败,工人也会加入酒精成分。
3.药物: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

热伤风、冷感冒,谁都有头疼脑热的时候,但有些药物也会导致酒驾。
比如藿香正气水,是夏季中暑者的首选药物,然而实际上它却是一种把酒精作为溶剂的药品,说白了就是把药材“泡在”酒精里。
而作为藿香正气水的辅料,酒精在其中的含量约为40%到50%,所以有的药喝多了,人真的容易“醉”……
而止咳糖浆酒精含量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一样会影响到酒驾检测结果。

以上就是容易导致误判为酒驾的食物,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吹气测试并非认定酒驾的唯一标准。
如果自己真的没喝酒,只要积极配合交警,说明情况后,用水多漱口,过几分钟再测试就没事了,因为有些食物导致的酒精残留,是不会进入血液的。
而药物导致的酒精超标也是可以通过医院科学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