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记第一天—我们在遇见孤独的同时也会遇见美好

想来泉州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说时机也是借口啦,不就是因为孤独中又害怕迈出第一步。三月底从哈尔滨出差回来的路上,临时起意买了飞泉州的机票,四月中旬才订的酒店。来的第一天,就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第一天路线
西街—开元寺—弘一法师故居—洛阳老街—崇福寺—天后宫—泉州府文庙—伊斯兰教圣墓
因为最近工作太忙,经常出差,飞泉州前一天晚上才从银川飞回来,整个人有点疲惫,泉州也是晚上十一点才到。昨天早晨索性在酒店睡了个懒觉,出门的时候快十二点。酒店附近交通很方便,很多班公交车都可以直接到西街,车程也就是二十分钟,下载泉州通手机付款也很方便的。十二点出门,十二点半就到西街。
西街自宋朝起就是泉州的文化商业宗教中心,这条街除了主街是美食街外,其余小巷子均是当地居民常住,小里弄安静干净,与主街的氛围完全不同。整个街区都是典型的闽南建筑,老建筑整齐深沉,红砖红瓦,门匾上方都是精致雕刻的浮雕,象征着当年的繁华和对生活环境的挑剔。闽南建筑的特色就是无论天是什么样,它都能活出自己的颜色。










西街周围的一切老街都是活的,不为景点而生,为这里的每一个人而活跃。
开元寺
总觉得,整个西街是为了开元寺而存在。开元寺是福建省内最大的佛教建筑,唐朝初建,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两代修建,寺内建筑多座,大殿都有两个。大雄宝殿最让人震撼。殿内的屋檐架构恢弘,分层排布,工艺技巧堪称精湛。而雕塑技术高超,粱槽间雕刻有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每次看到震撼人心的建筑都会想起在家里书架上放了三四年的王南的《营造天书》和《万神殿堂》,想着要回去补足功课,但等玩乐后又会拖延,这次一定要去看。
开元寺和弘一法师故居连在一起,弘一法师在此居住14年,此地真是满街都是真圣人。














泉州府文庙
泉州的文庙比台南的文庙要大,离西街和开元寺骑车十分钟就可以到,唐初修建,北宋迁移至此,并成了泉州兴学的代表之处。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葬的主要是丁氏族人,丁氏的先祖是波斯人,十三世纪因泉州水陆商业国际贸易发展,其先祖经商来到泉州,先任元朝的官员,后元灭便隐居至泉州晋江。晋江陈埭现有丁氏祠堂,今天去的时候,祠堂关门,只能站在墙外石头上观望片刻。丁氏祠堂周边住的也都是丁氏族人,现在遗留的建筑风格还能观察到伊斯兰风格,雕栏都是用的伊斯兰族喜欢用的绿色。但整个街区现在已经败落,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祠堂旁边修了清真寺,祠堂外表除了几处可见的保护碑外,乱停放着三轮车、汽车,垃圾桶也在门前堆砌。据说安踏、特步也都是丁氏的后人。
骑车到墓园的时候已经六点多,进去再出来的时候闸门都关了。一位老大爷跟我说,你翻过来,别怕。然后自己竟然翻过栅栏给我做示范,很实在了。







天后宫
天后宫供妈祖,香火旺盛。





泉州第一天的游记就记到这里吧。值得一提的是,墓园丁氏最早先祖的埋葬地旁边是承天寺的白塔,而西街上树立着基督教堂、佛教寺院,伊斯兰圣墓,妈祖庙。一座城市在如此紧凑的区域内让多种宗教和睦相处很难得,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
另:这几年都是自己一个人到处去玩,每次玩的时候那种孤独的感觉就会加深,由其是看到路上的游客都是成双结对。但是,我想,也正是因为孤独,才让我有机会去细想其中夹杂着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