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随想3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点:执着的精神追求和面对苦难的沉重忍受力,我想已经在前两篇谈过,如果还要赘述,我还是觉得八十年代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他迸发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高度,那就是就精神追求的无限向往,这一点是今天的我们值得反思的,或者说执着的精神追求,无论哪个时代都不过时,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应该放弃,即使今天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物质为主导,人人都处在名利场中,但是这种精神追求仍然时我们肃然起敬。
想谈谈这本书的语言。对于思想的偏重,使我一下子似乎想不起路遥是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素材,来构筑这个世界,来反应这些那个年代特有的思想?
质朴而沉重的语言,直抒胸臆地迸发,还有大量的评论。
看过莫言的《蛙》,如果两者比较,我会觉得路遥的语言更真挚有力,传达出的真善美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在《蛙》里,我似乎总是隐隐约约感到某种嘲讽,也许这个就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不能代表莫言的风格。
但是路遥的语言确实像黄土高原一样沉重,即使在写美好的爱情时,仍似乎带着一份羞涩,一种沉重,一种质朴,像一个农村青年,大概这就是农村青年的视角吧。
语言所透射出的最让人感怀的就是真诚,我想在这本书里,我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最高的价值就是:真!
这是难得的,能够传达出这种价值的作品是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