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我 的 四 月 书 单
说实话,我的阅读速度非常的慢,又加上喜欢的阅读题材也属于精神领域上的。很多时候读完,就觉得脑细胞燃烧的特别的快,以至于这种类型的书籍,虽说我很喜欢,但无法做到一个月读两本同样的书籍。每当读完这种类型的书籍,这个星期的我估计会非常的累(大多数以脑子痛为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识与知识碰撞的太厉害的缘故。
好了,话不多说,这个月我还是很用功滴,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ONE|《伤心的咖啡馆之歌》

选择这本书,起先是因为一个朋友说这本书太压抑了。之前看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那种尖锐与无助的笔触,让我一度对着世界绝望。所以很好奇,还有比这本书还压抑的文字。
看了以后,其实觉得还行。虽说都讲了世界的另一面,但这位作者的角度不同。卡森.麦卡勒斯的文笔会给读者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非常的哀伤。每个人物在她笔下都有种说不出来的黑暗面,这种黑暗面是在他们体内的。一个个苍白,无力的灵魂把黑暗慢慢扩散,最后仓皇出逃或者无力的哀伤。
如果你已看过《人间失格》,这本书的压抑绝不会让你产生绝望,只会反思和更深入的去洞悉人性。
TWO|《变与不变的中国人—中国人的一天》

这本书,或许应该说这本像书的杂志。它其实是一档栏目。在这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职业人的一天。他们很多属于默默无闻,或者是为梦想拼搏,无论属于那种,都是一群为自己而活的人。他们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雄伟的理想。只是为一件事情,为一种信念,不断地去精细,不断地去雕刻。他们也可以称之为“生活中的匠人”,在每个人的这一生中,有几个人是始终如一的对待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不同圈子,却有同样信念的人们。
THREE|《浮世画家》

“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执着与怪癖。”这句话,是我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想法。在处于不同时代,就会产生这个时代所拥有的想法和信念,也算是另一种变相的时代产物。
书中的主人公也因为自己的一些偏见和想法与自己的女儿产生一些隔阂性的争吵,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与信念,其实也像浮世一般,外表光鲜亮丽,里面形同虚设。这个也是算与题目有了照应。日本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属于静静地,暗沉沉的,看似平淡,里面深藏寓意。
FOUR|《共情的力量》

这本书我是在电子产品上看的,也是我看了以后摘录笔记最多的一本。其中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人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思维,想法放大,投射到别人身上。然后用自己的惯性思维以及生活经验去分析他人,了解他人。“很多讨厌偏见的人,最后也会成为别人眼中那样的人。所以说,我们要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不要去拿自己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要学会摒弃自己的思想,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情绪。这就属于共情的力量。
我很喜欢与人交流,看看别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见解。一直觉得生活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每个人的不同经历,见解,都能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
以上,就是我四月的”精神食粮“。下个月,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