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农业和生态农业
(好久之前写的,文档一直开着留到今天,今天加了两句,放在这里)
和男朋友就生态农业吵了两次架了。其实挺搞笑的,我们两个人都懂得不多,却吵得火热,每次我打字打得气愤不过,就一个语音拨过去,好吵得爽快些。为什么在这里写下来呢?可能因为那微微的气愤给了我一点动力去记录思绪吧,要趁着气愤赶快写下来。如果情绪不在了,也就没有动力写任何东西了。另一方面,我们俩吵得热火朝天,其实思绪却是混乱的,有必要在这里整理一下。
起因在于男朋友说买有机农产品都是在交智商税,比如倘若我认为有机鸡蛋更让人放心因而可以安心生吃,我就是一个傻x(他没直说,但我听出来了)。他还说集约农业才可以让人人都吃饱肚子保证营养均衡,倘若集约农业垮了,那么大家就都要吃不饱饭了,所以他要身体力行支持集约农业,吃养鸡场的笼养鸡生的鸡蛋。
我立刻怒不可遏,就算不吃有机鸡蛋也要吃走地鸡蛋啊(鸡本来都要被吃,还不让人家鸡生快乐点)......
我生气的原因可能在于,他试图把支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和有机农业对立起来。在我们有时逻辑并不清晰的交锋中(因为我生气的时候脑子并不那么好使,他也受我影响),我们发现1)有机农业并不可能让集约农业消失或者缩减,因为a) 哪怕有机农产品再好,买不起它的人永远买不起,对于低价的需求还是会让穷人购买集约农业下被产出的农产品;b) 资本主义的市场细分早已区别开了有机农产品和集约农产品两个市场,它们在同一个制度下并行不悖,购买有机农产品和集约农产品的也根本是两个人群。所以1)男朋友支持集约农产品的说法并不成立,因为集约农产品并不需要他支持,他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约农产品消费者;2)我购买有机农产品的确是暗示着我和买不起它的人之间的区别,暗示着我购买力上的优势地位,是某种意义上的“站着说话不腰疼”;3)一切并不是我和他买什么东西能够决定的。消费根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试图通过消费改变社会是一种懒惰,幻想着通过最容易的方式得到道德上的慰藉。
后来吵着吵着,我也发现自己思想中的一些隐含的问题脉络,也许是过去看各种纪录片得到的。
1)大部分反对有机农业、把它视为一种琐碎无聊玩意儿的人都会说有机农业不是真正的现代农业,效率低下,不足以养活所有人,只是集约农业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补充。但正如我和男朋友在吵架中发现的那样,有机农业无疑是现代的,是现在既有经济秩序里的一环。它是基于对集约农业里固有的一些问题的反思而相应产生的。在有机农业的消费者中,有不少人是为了所谓“吃得放心”(这么想的人其实要失望,因为集约农业和有机农业都达到了相应的食用安全标准——男朋友已经嘲了我很多次),但也有不少人是为了支持对生态环境带来更少负担的农耕方式而选择农耕产品的(其实他们也要失望,因为能带来的改变有限)。但买有机农产品也就是在支持某些农业上的实践和实验了,固然是买情怀,但或许为将来农业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方向。
2)有机农业是否一定反对转基因呢?这个我其实并不了解,该做功课。
3)集约农业并非单纯的一套技术,而是一套产业。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这么简单。集约农业往往和转基因技术相关联,转基因的农作物大多不可以自然繁殖,所以农民必须要在每次种植前购买种子——而且常常是以高价。种植过程中又少不了施肥灌溉,购买化肥、农药每次都又要有一大笔投资,化肥农药又免不了污染环境,而农民也难以继续提升成本而去减少环境污染。收割后又不免过度包装,过度宣传。集约农业和大财团垄断种子技术,和大超市提供过分包装的农产品都息息相关。现在的集约农业是和一些资本主义的缺陷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或许超越资本主义,才能超越资本主义中农业所固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