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抄」夜有感
高中时代,偶然间听到三毛一段有关《小王子》的话,那话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一直觉得,造化其实有深意。如今深意便上演着。

一月前,北哥道,“春,适合读读《牡丹亭》。” 而昨晚夜读《红楼梦》,读至“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处,因思之,遂听起张继青《寻梦·江儿水 偶然间心似缱》。她的唱腔如水磨糯米,软、腻、绵,又不禁感慨万千。

记得最初知道《牡丹亭》,是那段: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时光迢递,故事上演,而后也见过踏袭之作: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今日之事,论理自是不该,论情则男可女,女亦可男,可以由生而之死,亦可以自死而之生。局于女男死生之说者,皆非情之至也。”——《弁而钗》 又想到白先勇《游园惊梦》及演过同名电影王祖贤在现实中说的那句“人可以有爱,不可以有情。” 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因何故而感伤?大概是因为一个“情”字牵扯出很多吧。不经意间想到李白《妾薄命》、李芳树《李芳树刺血诗》、李金发《弃妇》;也许,我难过的仅是人类的这种不分古今的情感形态:当两情相悦,天涯犹咫尺;当情意消失,咫尺似天涯: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妾薄命》 昨为楼上女,帘下调鹦鹉。 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李芳树刺血诗》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妾薄命》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李芳树刺血诗》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妾薄命》 君如收覆水,妾罪甘鞭捶。——《李芳树刺血诗》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妾薄命》 悲哉两决绝,从此终天别。——《李芳树刺血诗》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妾薄命》 傥化断肠花,犹得生君家。——《李芳树刺血诗》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弃妇》 去去复去去,凄恻门前路。——《李芳树刺血诗》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弃妇》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李芳树刺血诗》 别鹤空徘徊,谁念鸣声哀!——《李芳树刺血诗》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弃妇》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弃妇》 徘徊日欲晚,决意投身返。——《李芳树刺血诗》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弃妇》 手裂湘裙裾,泣寄稿砧书。 死亦无别语,愿葬君家土。——《李芳树刺血诗》 情为何物,我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