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感情里,不仅看三观,还看“吃观”!

最近朋友分手了,问她原因,她淡淡的回复“我吃香菜他不吃”。
我一连串“?”还没发过去,她又发来了一堆“我吃鱼他不吃!他吃羊肉我不吃!葱姜我的最爱他却受不了!我吃路边摊他嫌不干净!……”。
最后总结:“吃观”不合。我:……

我们都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三观一致有多重要,确实,在这个始于颜值的时代里,唯有有相同的价值观念才会走的更加远,相处的更加愉快。
而“吃观”是三观之外重要的第四观,能遇到一个在”吃观“上一致的人也是实属不易的。就像每年在网络上都会有几次“咸甜之争”,无论是汤圆、青团、粽子还是月饼,还有火锅要不要蘸麻酱……每年都争的不亦乐乎。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如果两个人要相伴一生,要在一起吃多少顿饭呢?少说也得6万顿。所以吃是最平常不过却又最不平常的事。
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喜欢在大排档撸串,他说那玩意死贵,还不好吃,怎么会有人愿意吃这种东西?可能还附带说你矫情做作。

你以为这种仅仅是个例,但生活中这样的相处却比比皆是,你喜欢吃榴莲,他却恨榴莲散发的气味;
你喜欢吃香菜,他却恶心于香菜发出的怪味;你喜欢喝百事可乐,他却钟情于可口可乐还嘲笑你对可乐的一知半解;你喜好清淡,他却无辣不欢觉得没有辣味的生活简直是人间炼狱……
所以,吃不到一起去的人,到底能相处多久呢?

吃观并不局限于两个人,放大了看,记得大学时,一个宿舍的同学闹矛盾惊动了辅导员,起因是一碗螺蛳粉……宿舍里一位同学喜欢吃螺蛳粉,经常买了之后关紧阳台门躲去阳台嗦粉,但是螺蛳粉的味道大家也知道,不喜欢的人闻了简直就是厕所味,尽管她在阳台吃,但还是引得室友不满,后来大吵一架后闹到了导员面前……

很多时候,吃和爱是合二为一的。
就从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和妈妈的吵架中就可以看出来。
我的两个哥哥早餐永远是牛奶鸡蛋,新鲜果汁,而我只能吃泡饭,有时候还要饿着肚子上学!
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两个哥哥一人一个鸡腿,而明玉,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后来治愈明玉的也是石天冬的一蔬一饭。
爱不爱,胃比心还要敏感。

所以吃观有多重要呢?对于不重要的人确实没多重要,又不用一起生活,各自的吃观对于自身来说都没有什么对错。可难就难在原本没有生活在同一世界的两个人,突然有一天相遇了,却互相不理解,互相不接纳。你喜欢吃的,他不喜欢吃就罢了,还总带着嫌弃和不理解,甚至把自己的饮食观念强加于人,这种鸡同鸭讲,到底有多累?可想而知。

张小娴说,我像想念一碗热汤那样想念你。电影《朱莉与朱莉娅》中,丈夫保罗对茱莉亚说: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我爱你,小姑娘。
如果吃观相同的人自然听得懂你这样的情话有多浪漫,但对吃观对不上人讲便是对牛弹琴,浪费感情。
吃饭有时候很复杂,可有时候却简单的很。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喝汤的声音,眼底的微笑,嘴角的饭粒,鼓鼓的两腮,都是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