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近期漸漸發覺人就是多變的,向來是有一種“女人是善變的動物”的說法,如今看來,不論男女,皆是富於變化的。 而我們不妨將“動物”解釋為“可以移動的物體”,或許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減輕一些人類的罪責。 我是怎麼發覺到這一點的呢? 這個還需要慢慢講來。 我是在高中就已經在哲學課本裡習得了“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在運動當中”這一概念的,但當時我為沉重的學業與盛大的高考所累,只是把它當作呆板的一段文字去僵化記憶。 然而如今誘發我的“這一發覺”的事件起點也是在彼時。 高中時期,一週七天,常著校服,偶逢周末,不是放假,就是補課,若是放假,宅在家中,破爛流丟,敝體即可,從不外出,無心打理,若逢補課,穿衣風格,也是瞎掰,不倫不類,有條有理,自己尚不知。 我還記得自己旦旦地對那年長的歷史老師講“您說,現在介小孩兒們啊!(雖然我也是小孩兒)講吃講穿,時間長了就攀比,一點兒也不樸素!”我當時說這話時,只記得長者頻頻點頭致意,一旁的同窗像看耍猴兒一般看著我。我相信我那時是堅毅決絕的,捶胸頓足的,急赤白臉的,面紅耳赤的。 然而如今這念頭卻一去不復返了,不復返啦! 這其實就是由於進入大學校園,課業壓力驟然減輕以至於沒有,就算是掛科,對於我而言,也是輕飄飄的事了。 沒有了這些藩籬,我發覺是時候把生活的注目點轉移到我自身來了,於是我先是焦急地尋找對象,這一段經歷,日後再談,總之是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便是真正的自己,把自己當作“生活”這一大圓的圓心,思索著如何轉動生命圓規的伶仃細腳以將這圓畫得圓潤自然。 便慢慢轉變了之前的看法——原來一個人穿對了穿好了衣服可以那麼好看,那麼有氣質。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