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游记
序
“过江索道得坐吧?”
“火锅得吃吧?”
“解放碑小吃街得去吧?”
“夜景得看吧?”
“还有洪崖洞、解放碑。”
还没有出发,51同学的建议已经能把我的行程排满了。要是都去执行,恐怕连主线任务都要耽误了。
“磁器口你不一定会去,人太多。”
51同学对于我的人群恐惧症了解很深入,但是高估了我的见识,误以为我见多识广。可实际上没怎么见过世面,看什么都新鲜。从结果上,还是去了磁器口。
破
到了这把年纪,深知身体扛不住折腾。全程远离辣味的食物、不吃路边摊,哪怕是中心景区里正规的摊位、喝水只喝瓶装水、绝不用手接触食物,哪怕是刚洗过,第一天晚上的自助餐时,比起没有包装的果汁,保守(卫生但未必健康)地选择了塑料瓶里的百事可乐。但是第二天一早,就病弱了。病弱系、无口系、眼镜属性,仔细想想全是萌点啊,如果我是漫画里的角色,说不定意外地会有大批粉丝呢。
病弱系多闻了几下小吃街混合着辣椒的空气,不慎喝了口游泳池的水都会引发呼吸道的抗议,好在这些是可控的,事先也准备了三种呼吸道对策药物。但这次病弱是毫无征兆的拉肚子,没有发烧、没有明显腹痛、没吃过来源不明的可疑食物和水,只是早上突然病弱了。现在考虑起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房间内的空调温度过低,但这已经不可考了。鉴于在重庆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病弱状态,这篇究竟还能不能算游记也很难说了。
急
支线任务篇
机场外面一片黄色的出租车,让我倍感亲切。
这次执行支线任务时,对这个时节的气候估计不足,没有防晒对策,连遮阳帽都没准备。好在白天都在执行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多在傍晚,没出现太大问题。
解放碑商业区类似于王府井,商业设施林立。小吃街里弥漫着辣椒的气味,仅仅是闻闻,我就已经受不了了。街区中心是重庆解放纪念碑。如果我对铭文没理解错的话,是这么回事:1945年国军建了抗战胜利纪念碑,后来共军来了,把纪念碑上的字刮掉,改叫解放纪念碑——这心可真大啊。
洪崖洞也是商业区,仿古建筑极具特色。里面店家林立,有不少小面、抄手等地方特色小吃店,价格也不贵。不过重庆天气热,洪崖洞内人员密集,空间狭小,又没有真正的空调设备,如果再吃一碗辣气腾腾的小吃,铁锭都会中暑吧。
磁器口古镇是晚上去的,到达的时候大概是晚上八点。半数以上的店铺关门,人也较少。根据店铺的密度,能想象白天摩肩接踵的人流,再加上道路非常窄,便庆幸没有白天来,想想都觉得后怕。这里应该不是完全新建的仿古街区,而是在真实的历史街区基础上修葺而成,所以沿山坡而建的街道狭窄、崎岖,身轻如燕时倒没什么关系,可是对于四肢软绵绵的病弱系来说,光是上下山道,就要全力以赴了。卖点虽然同为古代街区,但比起南锣鼓巷来档次高出不少,在外国人眼里,也许堪称是中国版的布鲁日了。
出发前,先验设定的高优先级支线任务是用仅有的半个白天时间参观一家博物馆,因为没找到重庆市博物馆,所以去了名声最大的“重庆三峡博物馆”。真正到达以后,发现它还有个小名——重庆博物馆。总之这一趟没有白来。里面第一件展品是块礁石。自北宋年间,瞿塘峡口江心处有块礁石,夏季洪水时,一江怒水奔流而下,狂澜腾空,涡流百千。行船下水,如箭离弦,稍有不慎,船毁人亡。当地村民有杀牛祭江,乞求平安的风俗……直到1958年,政府炸掉了这堆礁石。作为展品,也相当硬核了。重庆博物馆古代部分好歹没有从盘古开天地、恐龙灭绝开始讲,这在大型博物馆里实属不易。执行这个支线任务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有可能的原因包括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中暑、空调病,或者更糟——以上都有,总之四肢无力,浑身不舒服,也没发现特别有意思或者特别喜欢的展品。
坐重庆2号线看夜景也是支线任务之一,2号线、3号线都是为旅游观光设计的,已经为观景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没有轨道桥的遮挡,视野很好。2号线可沿江观景,3号线渡江而过,这在北京都是看不到的景象。上一次坐地铁过江还是渡汉江往返江南区那次,不过那个地铁只是因为没法从江下穿过才不得不在桥上渡江,完全没考虑过观光需求。
随机任务篇
事后总结起来,这次重庆行有个失误,回程坐了国航的飞机。早就听说川航的飞机餐独树一帜,而这次回程的时间段内,又恰好有川航可选,只是忘记订了。如果坐了川航,一定会写一篇试吃川航飞机餐的。即使是这样,回程的国航航班上还提供了酸辣粉飞机餐可选,这在其他航线上也是未见过的。
在重庆当地的有名的中式快餐连锁店吃了一次饭。在最后一刻放弃试吃川菜宫保鸡丁的企图,转而点了咖喱鸡排。“这个好麻烦哦。”在快餐店里,看见店员当着顾客的面抱怨客人点的菜麻烦,还是第一次……明明打着中式快餐的旗号,却没有筷子,反而上了一幅刀叉,大约是以为我真的会像吃西餐一样切开鸡排吃吧。天气热,我胃口也不好,当然这不是餐厅的责任。反而价格比北京同类的快餐店要地道多了。
重庆对于散步者并不友好。市内绿化很优秀,人行道也宽,可是地势起伏不定,坡道密集,爬起坡来,与其说是休闲散步,莫如说是重体力劳动。同一条马路,右侧的楼房的五层还没有左侧楼房的地下室高。地图上公共汽车站明明在宾馆北面,却要从南门绕——在北京,这种情况下,即使北面没有门,栏杆上也会有洞的。在重庆实地看了才发现,宾馆北面是高坡,要是真从北面走,就要靠攀岩了。
还顺便参观了重庆工商大学,这所学校恰巧在宾馆旁边。而且,这是当年问我是不是喜欢看日剧的那位w同学的母校。当年情商智商都太低(当然,并不是说现在就高了),现在拜访w同学的母校,算是表达敬意。混进大门以后,突然明白了很多年以前,51同学对我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s君你知道吗?重庆多山,所以重庆的大学,每个学校都趁一两个山头。”
一进门,就是一个高高的上坡路,坡路尽头,是台阶。台阶顶端是图书馆,距校门大概有6层楼的高度差,宿舍区还要再往上爬。混进校门的时候没被发现,但我真担心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被识破:
“快看呐,那个人,仅仅是从校门走到图书馆门口就喘成那样,肯定不是咱们学校的。”
一天晚上,在一家小卖部的门口看见了一只白色的猫。见我要给它拍照,扭头就跑,连续两次拍照都虚了。又试了几次,在不远处的矮墙上,总算是让我拍了,我向它招手,它朝我喵喵叫,也不知道要和我说什么。我本来也想朝它喵喵叫几声,但无奈,身后就是整整一个汽车站的人在等车。第二天,回京当日的白天我又来看它,可白猫不在,有一只花猫倒在椅子下面睡午觉,对拍照丝毫不以为意。也不知它们是否认识,说不定是同事——一只值白班,一只上夜班。
终
“S君你可知道,正宗的重庆火锅是没有辣度选择的。”
“你还是点鸳鸯锅吧。”51同学说。
可是啊,人家一个职业solo家(プロのsolo),一个人去吃火锅已经很奇怪了,再点鸳鸯锅,且只吃白锅,岂不是已经超出常识的边界了。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到重庆就意味着吃火锅,那像我这样没吃火锅,且一口带辣椒的菜都没吃就回来,大概已经算不上到过重庆了。到了这般年纪,已经不会再仅仅是为了回应世间的期待就无视承受能力,硬是点辣到杀气腾腾的火锅吃了。同样,也应当避免到为了回应世间期待而去的景点旅游。现在,王府井小吃街、南锣鼓巷在我们这里基本上已经与笑话无异,但无法阻止黄金周时滚滚的人流;也无法阻止我们去外地版的王府井小吃街和南锣鼓巷。说到底,去那里的原因不是自己觉得好,而是听说大家觉得那里好,这也是为了回应世间的期待而进行的旅游。
我想,假如有2000块钱,可以买票去外地旅游;可以充值玩在线游戏;可以打赏网络主播;可以去米其林餐厅吃个半饱;可以给未出生的胎儿报胎教班;也可以去传销公司买保健品。共同点是花完以后什么也不会剩,花钱是解决精神上的焦虑,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西方经济学称之为“效用”——心理上的满足程度。俗话则说得更直接——花钱买个高兴。不管是效用还是高兴,都是个人的。从这个角度讲,旅游的安排,也许也应当是纯个人的。不管吃什么,去哪里,不应依据导游手册上的景点排行,而是看究竟哪些东西才能让游客本人兴奋起来。所以,如果要去巴黎,与其看泛泛翻阅十大景点排行榜,不如读一遍《巴黎烧了吗》。如果去重庆的话,出发前听51和w同学(在我的认识的范围内,仅有此2位在重庆生活过)讲讲掌故,然后再看一遍疯狂石头和火锅英雄,也许对我来说,重庆就不仅是小吃和火锅了。
2019-4-27
一天晚上的白猫和次日中午的花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