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彝家的“三杯酒”
"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的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归属于云南省曲靖市,当地著名的人造景观“油菜花”,美丽而壮观。

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罗平时,曾留下了罗平山水"著名迤东"的感叹。
时至今日,徐霞客笔下的罗平十景已经成了"罗平古十景"(腊山玉带、太液澄波、九龙挽渡、三峡悬流、金鸡独立、石虎悬崖、温泉漱玉、曲水金花、峭壁仙锄、石壑甘泉),这些景点,有的尚存,有的早已物非人非。

罗平人对吃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在美食方面,除了常见的云南菜外,还有很多富有罗平地方特色的佳肴。
砂锅饭
每个砂锅饭里面会有肉和煎鸡蛋,并会配三个汤,分别是南瓜汤,大豆汤,豆腐水,然后配上各种咸菜(凉拌粉丝、凉拌豆腐皮、凉拌黄瓜等),其中的美味,只有吃过之后才能体会。

富乐酥肉
富乐酥肉可是酥肉的鼻祖,多数地方的酥肉都用面粉将它包裹起来,使之酥肉变成了面团,吃起来总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富乐酥肉截然不同。
在农村,富乐酥肉的制作一般都在杀年猪的当晚。把做好的酥肉凝固在猪油中,哪怕一年半载后取出来,色香味全然不变。

富乐酥肉既可以干吃,也可以用水煮着吃。
用油凝固过的酥肉,连肉带油一起舀出,化去酥油,酥肉适当用水煮一下,即可食,并且用酥肉煮出的汤汁非常鲜美可口,用富乐酥肉汤煮的面条,更是鲜香无比。
全锅汤
罗平全锅汤的熬法很是讲究,首先把清洗干净的猪和羊宰成若干大块,连同食材的“边角料”一起放进锅里煮,待肉基本熟了,再取出切小,重新放进汤锅,最后放入布依族人独创的佐料,才算完成这道佳肴。

罗平酸笋
多依河、九龙河及南盘江沿岸,每到春季,满山遍野都是破土而出的竹笋。勤劳的布依人便以此制作出一道绝好的佳肴——酸笋。
布依酸笋与其他地方的酸笋截然不同。其他地方的酸笋因制作方法的偏差,往往酸中隐蔽着一股叫人难以忍受的臭味,食之反胃。布依酸笋却是酸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植物清香,令人胃口大开。

这种迥然不同的效果完全是布依人精当的制作方法所致,他们先把竹笋晒干,然后再酵,这样既卫生,又避免了臭气。
布依酸笋吃法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淡煮,配之以蘸水。二是用酸笋煮火腿或其他腊肉,非常鲜美。三是大名远扬的酸笋鱼,这是布依人最为出名的特色菜。

烟熏肉
常见的腌肉是把鲜猪肉撒上盐巴后使劲搓揉,然后再让盐水浸泡一定时间,最后拿出来自然晾干。这样,肉的防腐防臭问题是解决了,但肉却变得异常的咸,吃起来口感相对较差。
布依烟熏肉却不同,布依烟熏肉擦上少许的盐和有关佐料后,挂在柴火灶上面熏烤,鲜肉烤干的同时,各种佐料和柴火的味道也就同时渗入肉中。所以,布依烟熏肉事实上不是腌肉,故此没有腌肉中不堪回味的碱味甚至是苦味,剩下的只是肉香和自然植物中的天然香味。

老厂酒
罗平有一种包谷酒,因产于虎山脚下的老厂村,故名老厂酒。老厂酒已有150多年的酿造历史。其不加酒精的纯玉米发酵法、再配合当地独特的高品质清泉水和铜锅酿造工艺,使老厂酒酒质醇厚、浓香扑鼻,深受百姓青睐。
除此之外,罗平县的蜂蜜、冲菜、花米饭、雕梅酒等,也是很有特点的。

罗平彝族人好酒敬客,他们将喝酒唱歌联系在一起,酒歌是彝族人民心中的桥、脚下的路。
罗平彝家有“三杯酒”,第一杯敬天地酒,第二杯敬祖先酒,第三杯敬客人酒。另外,彝族人民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彝族酒歌中存有大量短小精悍,直击人心的内容。

彝族酒歌是彝家的热情酿制的,也是彝家的汗水酿制的,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彝山,是时光和自然留下的酒坛。
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歌不仅是一种礼仪,还是酒文化的一种,在如今时代飞速的发展下,许多传统酒文化濒临危机,反而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其传统的酒文化习俗能较完整的保留至今。

罗平,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有那民族特点鲜明的美食与酒文化,它们一起构成了罗平的美!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