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同行
漂泊来漂泊去又回到原点,又回到了这个明净的窗前,看人来人往,叹花谢花开,一切恍如昨日,仿佛一刻也未曾离开!
是时候给这段漂泊画上一个句号,然后欣喜地迎接另一段陌生的行程,不管刚过去的是欢声笑语精彩纷呈,还是孤独寂寞无所事事.其实任何光环的背后,总是太多的辛酸苦楚。
南海边上的一个圈
无比惆怅地坐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很奇怪,脑海里却总是浮现自己是在年初,正在前往学校报到,正如刚过去的那个学期就是一帘幽梦,梦醒了,发现自己还在呼啸的列车上。
似乎时间太久了,他们的音容相貌虽然还有印象,但是已经开始模糊。那从沈阳就开始喊着要买卧铺,直到列车到九江还没买成,白天看水浒传中的领导方法,晚上睡地板的大叔,那一直在大连理工卖瓦罐的南昌夫妇,和跟着他们出来漂泊而初中尚未毕业的欢乐女孩,加上一旁看《镜·龙战》的我,虽一路无座,却一坐就坐到深圳天明。
左脚踏出车厢的瞬间,四面八方的热气全部涌过来,让人难以喘气,汗水肆无忌惮地从背上缓缓流下,似乎可以感觉到汗滴汇流成河,那时很早,地铁站的大门紧锁,却拥挤着一大堆的人。本想在深圳随便逛逛,天热,加上背着东西,半点逛的心思也没有了,头也没抬就钻进了一个空调餐馆里,点了一杯王老吉 ,让人高兴的莫过于在手机几次显示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却在角落里还发现了电源插座,打开电脑记录;擦肩而过的城市,匆匆的路人,一杯凉茶,思绪空白,静静的让人只感到惬意——困顿之后的惬意!
在巴士上往窗外看,构造奇特高耸入云的房屋,交错并长满爬山虎的立交桥,绿荫蔽日的人行道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不愧为中国南海边上的一颗明珠,时不时映入眼帘的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几个大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深圳的绿化,高楼大厦簇拥在绿树丛中,从而不显得那么碍眼,心想:如果沈阳的绿化赶上深圳的一半那该多好!也许太累了吧,不知不觉进入梦乡,醒来时已经到达了中山。
如果不是那么热——十步汗成行,深圳绝对是个好去处:让你感受东方的纽约。
风雨中的乐从小镇
什么是孤独?孤独就是你周遭的人都是你不相识的,并且说着一口你听着就糊涂的语言。什么是无聊?无聊就是连续多天呆在一个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吃完了早餐紧接着吃午餐,日复一日!
俗话说风雨留客。原打算在乐从待上三五天就回中山,随身携带的也只有两三本书,窗外的雨一直在下,合上了带来的几本书。那时突然间明白,即使是物质生活丰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是会觉得无聊,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在表姐那,有电视,能上网,吃穿住行样样方便,我还有什么不满足?时至今日,才发现那是精神的孤独!
看完带去的书后,觉得日子索然无味,看看电视,上上网,累了躺下睡一会,午饭吃完接着吃晚饭!路上都是不曾相识的人,一口粤语听着糊涂,加上天热,离市中心又有点距离,出去走走的想法都扼杀在摇篮里。当有一天听说某个熟悉的朋友在广州,不惜花上几个小时的坐车时间与之碰面,当见到她的时候突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深夜,独坐阳台,打开电脑敲击着键盘。天空乌黑一片,看不清远方的景色,暗黄的灯光里夹杂着丝丝的雨线,路灯旁的橡树随风招展,雨点顺着橡树的枝叶滴落,寂静马路上时不时驶过一辆汽车,溅起一米来高的水花。突然间,远处的歌声止住了,随后在路上出现了一伙男男女女,一路嬉笑怒骂(虽然听不明白),只注意到他们在路上留下的脚印,随着雨不断的下,渐渐地覆盖了这些曾经的印记。或许,就是偏爱这寂静的深夜,也喜欢那个满是栅栏的阳台,略带腥味的南风刮过,几滴雨滴滴落在屏幕上,沿着屏幕滑下,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
今夜寂寂,小楼依旧是风雨!静静的轩窗似乎在等待谁的归来……
朦胧月光中的珠海沙滩
坐在沙滩上,抬头望了望朦胧的月亮和来回盘旋的直升飞机,远处浸在海中的小山模糊可见,大概归属澳门吧,再远处就是漆黑一片。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时不时还可以见到飞机巡逻的灯光在海面上移动,在岸边,用浮游的气球圈了一个很大的浴场,密密麻麻的人在里面翻腾。头疼的缘故,没有下海去凑热闹,静静的享受月光,海风和沙滩,良辰美景,很想发一条短信:现在我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头却很疼!编辑完还是没有发出去。
在沙滩上静静的想着:城市与城市之间其实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因为夹杂了太多人的情感,香港怎样,澳门怎样,台湾怎样,深圳怎样,这些地方只不过是经济发达一些,且不能够轻易涉足,难道这越刺激我们前往的热情?其实当你真正站在那块土地上的时候,原来这也不过如此。当时我感觉到的是祖国的偏爱,大陆这么些省都是你的子女,为何你这么偏爱澳门,是他的名字上加了两个特别二字而特殊对待还是为了弥补近代史上所留下的亏欠?当知道祖国母亲为澳门建好大学,建好基础设施之后,把整个岛全部送给澳门时候,当时不知道哪里来的醋意,就觉得祖国母亲太偏心,内陆还有好多地区还等着您的救济呢,何必甘露只降一块林。在珠海感觉到的是祖国母亲待澳门人和内陆人的差异,都是中国人,何必要区分对待!
踏足了这么些地方,还是觉得沈阳质朴,不用那样的虚伪与忙碌,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这样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一切都不曾对比我年长的人说起,他们肯定认为我的这个想法很危险,有留在北方的倾向,极力劝阻要回南方发展。其实住在哪里又有什么重要,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躺在轿车的后座上,头很疼,希望它一直开下去。
那些日子那条河
某个孤寂的下午,关上无聊的电视,离开压抑无窗的小屋,捧着《红楼梦》,沿街缓慢信步前行,似乎是人群中的另类,不时投来异样的目光。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在离镇中心不远处有条河,河两岸密密麻麻种着桂圆树,那时桂圆均已采摘完,还留下“此桂圆树已承包,偷采抓到重罚”、“树木已喷药,后果自负”的痕迹,河水很浑浊,风中带来一种说不出来让人恶心的味道,河面上还漂着不明浮游物。在路旁,冷不丁就遇见坟墓,沿河而建,很多墓碑就是一块电脑屏幕般大小的石块,并且字迹早已模糊,从墓碑前的香火落叶才知道这不是一座孤坟,而是经常有人打扫上香的痕迹,在墓碑旁还有一个一面敞开的小屋,里面还有很多灰烬。
分不清东南西北,沿着河的某个方向一路走着,累了,坐在长满胡须的细叶榕树下的石头上稍作休息,翻开手里的《红楼梦》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忧愁和无奈。枯黄的落叶恰巧落在书的中缝,合上书,继续探寻前路未知的风景。
走着走着,桂圆树的尽头是些什么,远处正建着高高的居民楼,在旁边矮小的房子跟前显得特别的高大、雄浑。拐过去,穿越着很多古老的民宅,无论从房子外表还是内部摆设都可以闻见历史留下的味道,路过一家人家觉得特别符合自己理想中的住宅,徘徊在房子的围墙外,踮起脚尖仔细看清里面的陈设,一颗大榴莲就挂在围墙上,离我耳边不远,依稀可以闻见他的散发出来的气味。靠右手边有着大大小小的池塘与靠左手边的小河相连,池塘里簇拥着抬头呼吸的小鱼儿,听到半点动静,马上缩回池底,再寻就是平静的湖面。挨着池塘,数不清有多少块蔬菜地,其中又杂种着数株玉米,再远处就是香蕉林,密密麻麻。
在两河的交汇处,出现一阔大的河面,静静地坐在河边,看对岸那颗孤立的榕树,和旁边那些与腰身齐高的杂草,再看看河面这一切的倒影,扔一块小石子打破这平静得让人窒息的河面,突然收到短信说:在干嘛呢?回复说:被你吓一跳,正在河边看日落呢。想着:有条渔船顺河而下行驶在平静的河面,一老翁独坐船头,手持钓竿,嘴叼香烟,悠然自得。
云之滇(彩云之南)
在前往昆明的列车上,翻开了《半生缘》,还记得那个华南理工那女生看到那本书时诡异的笑脸,后来看完之后才明白笑容的背后,路上,碰到这么多个气味相投的路友,那晚上聊天到凌晨三点,后来实在困了才渐渐平息。很欣赏华南理工那女生的魄力和满口滔滔不绝,让人只有听和羡慕的资格,相视几秒,似曾相识,也佩服背着旅行包独身游云南的两小伙,从他们的口气中还似乎自己搭帐篷露宿山头,还有个从广州一路走来,在昆明同挤在一个屋檐下相互扶持的毕业浪子,只是方向不同而天明各自天涯。不同的人总在上演着不同的人生,相识总是一种缘分,何必太在乎结果,可能这辈子也只是这次的错肩,足够了!
很喜欢那个地方——美丽的西双版纳!改用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送她去西双版纳,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她去西双版纳,因为那里是地狱。确实!
在景洪某个偏远的农场里,各色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职业——割胶。很多人天天麻将桌前翻云覆雨,一直到午夜还可以听到麻将碰撞着麻将的声音,不远处的山上(据说翻过那个山头就是缅甸)密密麻麻地种植者橡胶树,平坦一些的地里种着菠萝,至于灌溉方便的地里则种着香蕉,抬眼就可见的还有椰子,榴莲等热带水果,可这些都未成熟,丝毫不能勾起半点的味觉!
每天的日子总是在重复着上一天的轨迹。下雨了,一整天总是窝在自己扑在地上的床上看着电脑里频频回顾的电影,吃饭的时候摁上暂停键,随便扒两口饭菜就匆匆赶回来看完剩下的那段电影。雨从开始下就没有停下来的痕迹,撑着小伞无聊地坐在离房子不远处得石头堆上,望了望阴霾的天,随手捡起石子扔向不远处的铁桶里,水花四溅。星空的夜晚,也是经常坐在这石头堆上,有时为了等待某某星座的流星雨(那时经常听说有流星雨),双眼凝视着夜空,寻找北斗七星,银河,射手座,和北极星。忆当年,静躺在楼顶,和衣而眠,看满天的星斗,一颗一颗的数着,若偶遇转逝的流星,心中默念一个心愿,看苍穹下飞机,一闪一闪,从此端慢慢移动到彼端,最终消失在天的尽头。
雨天,烦闷过后总是撑着雨伞随便走走,第二病房前,有张褪了漆的长椅,和一用来挂点滴瓶且满是锈迹的金属支架,却从没有见人在长椅前驻足,坐在长椅上,看着不远处电线杆上的燕子,在风雨中不停地抖动双翅,而地面上却是满地的白色粪便。往前走,路过一个朱红色的大门,大门两旁种了两株红色玫瑰,因为和花店里卖的玫瑰不太一样,咋一眼来还真分辨不出,凑过去,花上的雨滴晶莹剔透。再往前,商店里正放着让人恶心的青春偶像剧,时而在商店门口可以邂逅几个穿着傣族服饰的傣家姑娘,撑着小伞,盈盈而去。晴天,吃完早饭,早早地出门前往大榕树下,看着未看完的小说,敲着想要表达的文字,旁边经常有一伙正在小学中遨游的小屁孩,玩他们的扑克,跳他们的绳,有时凑在我的跟前看我到底在干些什么,阳光透过树缝照在书的页面上,散发着古老的气味,明亮的光影不停地书上移动。傍晚,西边的天空总是那样五彩绚烂,站在楼顶痴痴的看着天空慢慢的落下帷幕。
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重复的翻过,当最后将要离开的时候,不舍的天空下起了小雨,后视镜中的石堆越来越远。
回到景洪市区,不如意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宁静的生活平添很多让人头疼的事物。尽管这样,踏在别样的土地上总是想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情,每天捧着一张地图,看一看未曾见过的风景,尝一尝正宗的过桥米线,有时在卖傣族服装的店里驻足许久,欣赏这让我迷醉的服饰。傍晚,见不到阳光的时候,在澜沧江畔苦苦寻觅,只为寻找一块最漂亮的石头,带回学校,纪念曾经在这里徘徊过,站在河边废置的船上看夕阳无限好,欣赏河对岸停在港口的灯光闪闪的豪华轮船。夜幕下,河边的人行道上摆满卖小商品的地摊,各色的装饰品让人眼花缭乱,卖东西的长龙望也望不到尽头,当时身上只有四元钱,很喜欢一件饰品,和老板娘讲好了价格,第二天去取!很多精美的东西,看着心动,想想远行千里,携带麻烦,又放下了。美丽的澜沧江,夜晚也是迷人,站在江上,吹着清新的风,看脚下滚滚南逝的江水,沿江两岸灯火辉煌,从景洪港口从发的豪华客轮来回的行驶在澜沧江上,此时,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秦淮河,不也是这样纸醉金迷!寂静的桥头,滚滚的江水,灯火通明的远方……
七夕情人节的晚上,满街都是卖鲜花,捧鲜花的,而我坐上前往昆明的大巴!
归程
艰辛的返校路,尝者可知,当动车快到沈城的时候,居然心跳加快,莫名的紧张!
坐在教室最后排的窗口,想着版纳傣族的一切,那个喜欢大象和孔雀的名族,回味在傣族园所欣赏的舞蹈,以及金碧辉煌的大佛寺。
最令人回味的还是傣族妇女服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已经回来这么多天了,看着关于傣族历史的书籍,听着熟悉的傣族歌曲。
再见了,假期!
——2012年9月初
后记:写了这么多,仅仅是想记录我的青春,这些地方我曾经来过,也给过去画一上个句号,开启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