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ctuary Mountain Maungatautari志愿者手记(—)
Sanctuary Mountain Maungatautari是个生态保护区。
它前身是有100多年历史的一个小型自然保护区,目前在新西兰以至全世界环保项目中都有点名气。
大概意思是,很久以前,一小撮人天真地想把被破坏得差不多但山林主体还奄奄一息的这么一座山头恢复到“曾今的样子”,最开始单枪匹马自己干,初见成效后和周边几十户山地以及周边牧场主人周旋协商,最终成立信托组织,筹钱,招兵买马,把一座山头拿天价围栏围起来,把猪牛羊这些牲畜牵走,通过毒饵和诱捕笼子等把老鼠、野猫、兔子、刺猬、袋貂、短尾鼬、雪貂、黄鼠狼等外来“害畜”一网打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作为繁育基地引进几维鸟、紫秧鸡、鳄蜥、鞍背鸟等濒危物种,十几年来通过高科技设备和技术以及持续的人力维护和推广……
为了围住3400公顷的山头,光围栏就有47公里,维护难度还是挺高的—一旦风雨来袭,围栏两边的大树一旦倒下,往往会砸坏一片围栏,这就形成了一个漏洞,24小时监控系统报警后,保护区的监控团队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在漏洞形成的1个半小时内修复漏洞——毕竟,周边农田的野猫、老鼠和袋貂等动物时时都在等着这一刻。
我们在这里的时间不长,没办法深入参与到保护区团队的工作,日常都是打打杂,内容都比较简单。比如:




不过我们算是非常走运。来这里的第二天,保护区就迎来一只小几维鸟,计划带到路口学校去给小学生们展示一下,我们作为协助人员参与了。

更神的是当天下午,一个护林员喊我们帮忙去抓几维鸟,我们乐坏了。
现在山里一百多只几维鸟里,只有一部分是带了监控器的。这些鸟必须定期更换监控器,定期“体检”,而几维鸟挖洞技术也是高,和兔子有得一拼,一个人完全搞不定。
那天下午我们通过天线追踪器,找到了wilson的老窝,到了以后发现是一棵大树的基部,而且里面有两只,那就一起抓!难的是地表下面差不多全是空的,到处都是开口。刚通过微缩探测头定位到这头吧,徒手刨开一个口子往下一掏,只感觉到地下轰隆隆地响了一通,那货已经跑到另一头去了。
那天下午四个人弄了两个多小时才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