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有主观选择
如果人有主观选择,那么这个世界即便是梦境,便是真实的。而某些场景及冥想让我怀疑,人已无主观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是原先设定,包括行为、情绪、认识等。所谓命中注定,宿命感让有时情绪波动的我感觉到很绝望:人是无力改变自己的。
这种场景我相信大部门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一瞬间,我们总感觉到身份刚发生的这件事,似乎已经发生过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萦绕整个身体及周围,但当用力去想这件的事情来龙去脉,却无从下手。越是用力去想,就越无法抓住,越虚幻,沙子手中漏,直至无可奈何放弃寻找答案。关于此,网上有前世今生记忆的解释,生物医学的解释,平行世界的解释,当然也有梦境的解释。
人类的冥想创造世界,解释未知,创建宗教,比如,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冥想创立佛教。对于此场景,我的冥想,使我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而这冥想不是我独有的,你们也有。
首先,美剧《西部世界》讲述的故事,剧构造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那里所有的被设定的“人”(接待员)与真人无异,但是他们却是按照程序设定好的、日复一日地生活。第二天醒来,“人”的记忆不断被重置,便开始重复的生活。我会想,”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其仍有连续可追溯的记忆吧”;但转念一想,“人的生死不就是记忆被重置的时刻吗?”我们是否从出生就是已经被设定了要经历一切,无法改变。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时间是依赖空间变化体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世界仅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描述,那么我们的人生轨迹便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基于此,可以假设,人类诞生或者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及那一位置,便是一个程序的触发点,接下来一切发生的情景均被设定好了,有迹可循。
然后,假设你的人生已经被设定,像一条绳子一样平铺在时间和空间之上,那么就必然有所投影,于是有时候你会猛然发现,你所走的路原来那么相似,那是因为你察觉到了你人生轨迹的投影。
即便无主观选择,但仍有主观感受,所以佛教中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又放不下;一切都是设定好的虚拟场景,所以色即是空,空既是色,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为很绝望,所以佛便教人看空、放下这个虚无的世界,也在传导世人摆脱轮回的修习法门。这是如是观,是佛徒的选择。你要问“哪一个瞬间你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就像是在问“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是要传什么来的呢”。
人没有办法在虚无的世界改变自己。有时候,我的任何一些快乐,都是建立在这深沉的绝望之上。绝望得越彻底,剩下空壳躯体,我便拥有世界。有时候,我只想奋力一搏,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