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18日与四月19日与四月20日
四月18日 周四 阴
昨晚看《如果杜拉》看到半夜,今天补上日记。最近这种情况多了起来,我打算今天晚上十点就洗漱上床睡觉,睡不着的情况再说。这就要求我在十八点就要开始把今天一些事情办完了,比如日语练习和写日记。
最近心情比较稳定,不像严重的时候天天都有段时间心情低落,虽然每天还多少会有些心慌。还是忙于阅读。昨天下午看了日语文法和一些专业技能书,晚上就忙着看《如果杜拉》的动画了。还是原作小说比较好看。原作中最让我感动到流泪的,一个是开头和结尾处都有说做经理的资质只能是天生的,无法后天培养,那就是正直的品格;一个就是越临近开赛,大家由于训练感到越累,热情却越发高涨,这时经理小南忽然觉得,他们的团队一定能打进甲子园,她从没像此刻这么坚定地认为,他们的团队一定能进甲子园。
最近还回顾起了六年前看的同人漫。是进巨里贝尔托尔德和尤弥尔的配对。这配对的画手质量太高了,尤其那位叫“I”的画手,题材多变,讲故事有梗,叙述娓娓道来,描写温馨细腻,仿佛在看电影片段似的。贝尤大手似乎都结婚了,所以才讲出那么多生活化的故事么。会讲故事真的是一种技艺。我也想写出那样的故事。
四月19日 周五 雨
九点起床。中午将要出去面试的时候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伴随着呼啸大风。我很愿意面试,面试让我保持我与社会的连结。但我不想工作。持续不断的面试缓解了我的抑郁。这是好现象。以前面试没有结果会自责,为什么没有好好表现,我哪里做得不好。其实只是单纯的不合适。而且我还能分辨出哪些人会语言暴力,会暗示性指责应聘者资格不够素质不够,其实只是理念不合,甚至只是单纯性地气场不合罢了。今天面试我还是很紧张,但是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的生理性紧张。即便面试前的时间,我会感到即将要跟人交流被人审判的压力,在面试的时候,我会表达自己了。面试不合适,我也不会沮丧了,我会认为这是一次意见交流,我会告诉自己找下一家就好了。
今天把《二手书店情书》看完了。这本书几乎完全为我量身定做。我特别喜欢读起来那种喃喃细语娓娓道来的感觉与韵律。我也想像女主一样可以开一家书店。
四月20日 周六 雨
年少的我们,无所不能。
越年长越发现,所有不能。
知晓此事的一声叹息,是不甘以后悔之名尚存的最后一烛火。
还是当天写日记比较有感觉。第二天的话前一天的自己已经死去了,所有感觉通过“小死”清零了。难怪这两天写的日记都那么索然无味,过程也磕磕绊绊,挤不出一句话来。
今天也是阅读的一天。有时候读书就迫不及待想要写些什么,有时候阅读就只想尽可能地在今天吸收完所有文字。今天是后者,只想吸收,渴求文字
阅读最好的感觉是,在事务性的繁忙中——比如工作——好不容易得空把书看下去,闹钟就提醒你要上床睡觉了。就像十二点钟声响起,王子看着灰姑娘奔跑离开的背影。而好的作品就像,心意的姑娘在十二点钟声中仓皇奔逃了,她留下了一只玻璃鞋,而我再没找到她。
中午和昨天一样妖风大起暴雨倾盆。雨停后下午四点出去还书借书。
我今生打定不结婚不生孩子了,但是我对结婚离婚生孩子是个什么体验很感兴趣,而结婚离婚生孩子这些人生课题对我造成最大影响的就是我的母亲。我很尊敬我的母亲,离婚,独自抚养我三年,事业上不断进取,再婚后又工作又照顾家庭,在我眼中是位女强人。另外我也十分怨恨我的母亲,她叨叨不休为我好,对我情感绑架,埋怨我是造成她性情大变的原因,把我当成了生活寄托。我希望她能把她自己当成生活寄托。她一生都在奔忙,似乎没有考虑过自己,或者说不敢考虑自己。我想要她爱自己,而不要错误地又寄托在另一个人——我身上。
我想询问她如何回顾她这一生。她如何看待她的婚姻。为何结婚,是因为爱吗?为何离婚。如何看待我的出生。我想了解,她是为了跟我生父在一起才回到小镇的吗?她是否后悔把握生下来,她是否有想过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精彩的人生?想让她把对我的怨恨一股脑倾倒出来。
我现在心安理得过着啃老的生活。我们互相伤害,又无法不互相依赖。我是她的生活与希望的寄托,她是我的经济寄托。孩子就是母亲身上掉下的瘤,而我是她身上掉下却还没有切掉的瘤。我以前用母亲来抑制自杀,现在生病后重新审视母女关系,会想可能我得在她逝世后才能彻底精神独立,或者和她一同死去。就如瘤一般,宿体枯竭了,那瘤体还会发展壮大吗?还是它会因宿体的萎缩而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