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讲座,让你听见孩子的声音。
4月13日,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一场名为“听见我自己的声音”的专题讲座正式落幕,主讲人为抓马宝贝.创意总监曹曦。
从4月1日至今,抓马在中国儿童中心连续多天演出了教育剧场剧目《杰克与豌豆》,这是抓马至今上演的第七部教育剧场剧目。什么是教育剧场?它和普通的戏剧有何区别?曹曦的讲座从《杰克与豌豆》开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教育剧场的独特性、如何让孩子参与讨论、戏剧如何让孩子的心声被听到等多个层面。


什么是教育剧场?
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20-30人左右,在教室或者学校的某个小礼堂,非常近距离地参与戏剧。他们不仅仅观看,还被要求参与讨论,给出观点,甚至是为这部戏剧创作一个结尾。这就是教育剧场。

儿童被框架,拥有“特殊身份”
《杰克与豌豆》
教育剧场有别于儿童剧、儿童表演、青少年剧场以及普通的戏剧演出,它是一种注重过程和探索的艺术形式。观众(儿童)被演出的引导者(演教员)框定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在《弃儿》中,儿童可能是护林员;在《做妈妈》里,儿童是主人公的同学。带着这些“特殊”的身份,儿童在参与这部戏剧时,要观看、参与、思考并回应。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探索人类境遇的过程。
教育剧场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教育剧场一次只与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互动表演,充分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故事中来。孩子被框定在特定的角度观看、参与事件的发生;他们总是拥有权利、承担责任、积极行动,并为事件赋予意义。所有人对故事回应都被听到和尊重。曹曦说,演教员把这些孩子的回应“搅拌”在一起,孩子在境遇里创造着意义,也建立着新的价值、新的秩序。

创建故事里的街道
《杰克与豌豆》
教育剧场探讨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为什么会发生。它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在为其赋予意义,沉默的人可以勇敢发声,心中被抑制的情感也被允许释放。每个人的选择都如此重要,于是此刻,孩子们得以看到自己,获得自己的声音,成为自己。
十年七部作品
自2010年始,抓马创造并演出了七部教育剧场作品,包括《另一面的我》、《箱子屋》、《弃儿》、《灰》、《巨人的拥抱》、《做妈妈》和正在上演的《杰克与豌豆》。这些作品一次又一次地走入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和幼儿园,让课堂中的孩子们为其赋予着新的意义。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七部剧作都拥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命题——希望儿童能通过剧场的艺术形式,通过行动中的想象力获得自己的声音。这也正是抓马教育剧场第七部作品《杰克与豌豆》最重要的探索方向。

儿童为“杰克”发声
《杰克与豌豆》
如今,抓马教育将教育剧场带入了越来越多的学校,让孩子们在戏剧中寻找自己的声音。同时,他们还把这些故事改编成亲子共同参与的项目,将其带到了家庭教育之中,让越来越多的成人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直面鸿沟 初心不改
《直面鸿沟:抓马教育十年回顾展之教育剧场中心》4月1日已经正式开展。该展览是抓马教育十年回顾展的第二篇,集中回顾了教育剧场的发展历史、抓马上演的七个剧目、教育剧场是如何创编的以及儿童是如何参与教育剧场的。
2009年,抓马宝贝教育体验中心成立,距今已有10年。从2019年3月起,抓马将陆续推出7个不同主题的展览,回望过去所有的经验与成长,直面生命和成长过程中的未知与空白。
此外,作为2019年的重磅大戏——《直面鸿沟戏剧大会:暨抓马教育十周年论坛》还将于8月的北京如期举办!
六位教育戏剧大咖领你探路戏剧与教育最前沿的理念;三名资深教育戏剧导师触碰『禁忌』题材;7名行业精英将带你用同一素材即席策划7个项目!这个盛夏,我们不见不散!
大会时间
2019/8/17-8/18
9:00-21:00
大会地点
北京·77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
招募人数
200 人
报名费用
2980元 / 人
* 费用包含 *
主旨演讲(6场);深度工作坊(3选2);
小组座谈(1场);晚间剧场(2场);
创意马拉松(7个中心7选1);
《直面鸿沟——抓马教育十年回顾展》(1场)
报名方式
报名咨询
张老师:15810058533 /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