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回到毕业时
查看话题 >森林里的白天与黑夜#002#
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时期,人们会迫切地寻求一种确定感。
写在大学毕业两周年之前:
2017年6月,我从大学毕业。
凤凰花开两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来。
我来不及再等下去,再等17届的学弟学妹们喊我“学长",我要赶着列车,去往下一个站。

刚踏入校园那会,问一个学长有什么建议,他说慢慢经历,认真体会就好。后面时间来到了我给学弟学妹们提建议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原来当时的学长,是真的没什么建议可提……
毕业之后离开了校园,但还是没能走出这座城市。很偶尔会回到学校里溜达着。走在空荡荡的公路上,看着花花草草,慢慢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外来人。来时的路交通很便利,心却很远。
我不在属于这里了。

在学期间,身体不管是在街上、山上、车上,累了的时候总会想着回到宿舍就能休息了。而当踏进门口的一瞬间,放松了,“好舒服啊,我要好好睡一觉。”然后会觉得自己“安全”了,不会再受到这个世界的威胁了。
我想这就是归属感吧。
饮料店坐下,点了一杯奶茶,皱了皱眉,当时觉得好喝的东西,现在已经有点挑战味觉了,环境也是如此,局促不安。
有几个亲近的朋友,他们会不约而同地给我贴上“敏感”的标签。总会说我真是个敏感的人。
敏感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词,甚至不是一个灰色的词。它基于自卑的体质,以为敏感是可以用来察言观色,用做一项“武器”使用。但它就是自我保护的机制罢了。保护我脆弱的神经,已有风吹草动,立马退回牢笼。
缩头乌龟,不过如此。

校园就是我向外面世界探索的出发点,是灯塔,不管是累了倦了,回头总会看见明亮的光线,刺破阴霾,我只需要回头,抓住光。
如今在校园里走着,并不会再产生这种念头,到了天将将黑,细碎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催促着自己尽快离开这里。因为这里黑夜“危机四伏”,而宿舍如今亦不会再保护我了。
离开,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