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外语时最痛苦的地方
查看话题 >英语学习,必须先听后说——第一步,聆听
语言分为听、说、读、写,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像婴儿那样去学,不可能一步登天,一口吞掉一个没削皮的橙。经常煲美剧的同鞋,你可以跳过文章中的步骤直接看我第二步做法,当然看下文章也无妨。
既然是自然习得,必须是愉快,无痛的。去人为地营造一个舒适英文环境吧。
先泛听三个月,确切地说应该是视听三个月。
营造每天一到两小时的视听环境:
(带中文字幕,不需要听得懂)

1.英文原声电影:阿凡达,蜘蛛侠,美国队长,功夫熊猫等。
2.英文纪录片,如BBC,CNN,国家地理等。
3.如果是幼儿,可以看海绵宝宝,小猪佩奇,米老鼠,忍者龟等。
4.出门在车内播放英文歌曲,在车箱里谈谈情说说爱的时候也要记得哦。没车?那就坐地铁走路带个小米蓝牙耳机吧,小米带绳防丢。
5.睡觉前,播放10-15分钟柔和的英文歌曲。
这三个月里,先坚持培养好看英文节目的习惯,开端极其重要!
同时,喜欢看什么就让他看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英文节目就可以了。
读者可以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看看英国高材生学了6个月粤语能到什么水平。

以下笔者会详释为什么这样做。(经常煲美剧的同鞋,你可以跳过上面的步骤直接看我第二步做法,当然看一下下面的解释也无妨。)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3-10岁阶段开始接触外语更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双语使用者,因为他们脑海中没有复杂和过多不准确的信息。他们能更专注地形成语言记忆。并且,持续接触十年可理解性的外语视听外加课堂上学的语法和读写,5000-6000小时的学习已经足够让他们说一口比较标准的英语。按笔者方法学三到四步,孩子英语无痛习得之余,考英语会像玩泥沙那么容易。(刚开始时不用可理解性输入)

至于成年人,你们要有心理准备,看基础程度,可理解性输入让你们能带字幕听得懂日常用语最快需要350-500小时,也就干几个游戏的时间。至于能说会道,并且能跟外国人讨论一些深入的话题或听得懂八九成talk show和news,一样需3000-5000小时的输入,如果是专业领域的内容,需更长时间。而在上千小时的可理解性输入后,你的输入效率会非常高。
根据边际效应,以及成年人固有的认知优势,在非同声翻译水平和专业领域技术流利的使用,流利的外语交流数千小时的付出足矣。
记住,不要问“30+了,40+了学XX不会迟吗?”这种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

在生物进化历程中,先有声音后有文字。声音是语言的基本,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他们一样能说会听。
四五岁的孩子认字很少,但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与父母和同龄人交谈。所以学习一门外语,应该把自己当成不会说话的婴儿去学习,而不是先看语法书和背单词。
前三个月的泛听除了培养兴趣和习惯外,最主要的是让自己的大脑对语言产生记忆神经元,知道英文是一种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噪音。
如果大脑没有习惯一种语言,人体大脑往往会把它当噪音而隔绝掉。

人脑的神经单元是一种很神奇的细胞,比如说男生玩王者荣耀,你看了一大堆视频和出装教程还是会被对方0-10,但在你获得方法并玩了上千局之后,你就能在适当的时间下意识地买到合适的装备,在团战中找到位置拯救世界,做到一个打九个。
步入中年的笔者用的是五笔输入,从没背过一句字根表,习得方法是随便打开一本书,看着五笔教程打了两小时就会用了。然后忘了就查,忘了再查。年轻时能达到200+字/分钟泡妞速度。

要流利使用英文听说读写,掌握的单词量最少为15000个。
(研究生考试是5500+,CET是4000-6000,英专8级是13000+)
而日常口语听说,熟练使用2000+单词足以应付日常90%的会话,3000词汇就能很好地表达个人观点(非专业领域上)。
不要少看这3000词汇,spring(s)就有
春天,泉,弹簧三个意思。
这些单词均由26个字母,44个基本音组合而成。
相对于普通话1200个基本音,粤语3500个基本音,英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之一,这使得英语成为世界最广泛传播的语言。

三个月的泛听,已经可以使大脑对英文基本音有较为深刻的记忆,同时对口语中略音和懒音产生一定的印像。(想知道略音、懒音、促音概念的同鞋请自行百度)
大部份80和90后,因为时代原因,学习过程中能接触到有趣的英文原声资源十分稀少,同时教学老师的发音并不准确,学生在十几年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声音记忆与真实地道的英文发音相差甚远。
而学校外教也并不是语言学出身(笔者高中时的外教不是哈弗就是牛津的高材生,都是过来学中文的)。教学中,老师和外教并不知道语言正确的传授方式,也当然不知道基本音,略音,懒音这些概念,所以导致了很多“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出现。

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先从泛听开始。
当看完上述内容后,可能会有很多读者质疑可行性,举个真实的栗子——笔者能说一点点日语,日常对话能听个六七成。我大四时断断续续自学了有三几个月,看完五十音也没记。教材也是问同学借的,同学自己报了班,由外语系讲师上课,学了一个学期把五十音倒着背。
结果?我自学第一晚花一个多小时了解了五十音,把零食包装袋的 おいしい ( o i shi~好吃)拼出来后秒懂了,当时的我没学过任何一个日语单词(但准确的读音和脑海视听记忆神经细胞产生了回路)。而同学听到おいしい ( o i shi~)仍然一脸带懵。其实这些语感一切都归功于我煲了上千集日漫才真正去学日语。
PS:因为是豆瓣,人群知识水平较高,我就把一些专业知识写得较为详尽,篇幅也较长,如果阅读起来还是会产生烦闷感,请留言告知,我会把内容拆分、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