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别有天地在人间
在碧山的日子约有一天半加一个晚上,但却觉得已经远离那个城市好久了,这里不似人间,但却更有在人间的味道。
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睡了一场好觉,吃了两顿徽州农家菜,白天在村里游荡,看山看水,下午就坐在书局里打发时间,傍晚吃过晚饭后,去村口的公路上散步,阴天的黄昏,碧山同样透露着美,悄无声息,不争不抢。

碧山,还未曾相见时,这个名字就已足够打动我,想必那里的山水一定如同小家碧玉般温婉秀丽。
不过碧山的出名,要得益于先锋书店安徽分店——碧山书局,一座由徽派建筑的老房子改造的乡村书店

羡慕中间的盆景,每天都可以吸收日月精华。

碧山书局几乎没有热销书,更多的是和徽州有关的人文类书籍,一些小说,以及艺文方面的通识书
通过又窄又陡的楼梯可以到达二层,基本都是一些好几十年的旧书。


临近傍晚的时候,我回到民宿等着吃晚饭
老板告诉我,碧山书局一共三名员工,他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也没想明白书局怎么盈利。
我总不能告诉他是为了情怀吧?我告诉他我的猜想,一定是因为有别的生财途径,再或者,那么多分店,只要有两三家运营得还行,或许就可以在总盘子里匀一匀了,毕竟碧山书局是没有房租的。

晚饭是地道的小炒,没想到我只一个人,老板给做了这么多

山笋鲜美下饭,不过它原本的个头,真的吓到我了
老板说他一早便去宏村,拿丈母娘给他挖的山笋。老板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可爱,而我,实名羡慕可以骑着电动车穿过竹林溪水的感觉(脑补)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从民宿房间的窗户望向远山,白天与傍晚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黄昏赋予碧山的色调,沉静而迷人。


远山如黛


老板告诉我,现如今的碧山大大小小的民宿加起来有四十家,在碧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如从前在城里做生意挣得多,只为图个安逸。

第二天,等待我的依旧是一顿丰盛的午饭:一人份的农家菜


白天,我开始了村中闲逛,为什么碧山的一条普通的小路,也有这么好听的名字?

在碧山,写生的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美术的大学生,在这儿一待就是好几个星期,每天只专注于一件事,这种日常真叫人羡慕。
还有一种人倒是从来没见过,中年男性写生大军,对此,我只能想到《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一名放弃证券经纪人职业,抛家弃子的画家。
如果活够了一定的岁数,积分达到了数值,就可以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那等待的日子里也有所期了。

当晚,我就匆匆离开了碧山,走出客栈的时候,老板追上来送我,硬食给我塞了几块烧饼路上吃,还担心来接我的车不安全。
我像哄一个父亲一样把他哄回去了,转头那一瞬间,不知为何,竟然有点想哭。
初初相见,心生欢喜,匆匆别离,不知归期
我又到那个吵吵闹闹的城市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