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本光一 ︳日经连载 娱乐的条件 Vol.62
这个夏天,帝国剧场焕然一新。我出演的音乐剧《骑士物语》作为改装后的首发登场。想必莅临的观众已经留意到,大厅和观众席换了地毯,犹如踩在云端。虽说重新装修了观众席和大厅的一部分,设计风格和颜色搭配还是延续以往,仅从舞台上看不出太大变化。
乐屋也从以前的和室变成了西式风格。和室壁橱由衣柜取代,一贯便携的无腿座椅也换成了沙发。 长年演出《Endless SHOCK》使然,我会在开演前30分钟将淋浴、发声、拉伸一气呵成。《骑士物语》则是在开演前100分钟,全部演员参与热身。John导演因工作繁忙,开演后没几天便回国。以班底为中心,大家一起作伸展和发声练习,再用30到40分钟总结前一天演出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回到乐屋,才开始淋浴、化妆、换演出服直到正式演出。
这次的妆容,像眼影之类,均采用相对正式的舞台妆。由于杰尼斯制作的剧目大多是现代剧,我不太有类似经验。妆是我自己画的哦。化妆师在乐屋给我接假发的时候,指导我“像这样(画眼影)”,我就依样画葫芦,记住了手法(笑)。
最后的排演是用椅子围成圆阵
这次在首日公演前举行了两次试演。带装彩排则提前邀请了媒体和相关方,作为最后一次拉通彩排。试演实际上是为了测试入场观众观剧的反应,即以修正为前提的公演。
也许听上去演出像是会稍微松懈。但既然观众花钱来看,演员不尽全力就得不到该有的回应,所以会和正式公演一样使出浑身解数。虽说修正之处不胜枚举,像动作和照明微调的程度,观众几乎看不出来。 说到公演首日早上,即便是《SHOCK》至今依然会紧张。更何况这次是时隔17年的新作,肯定会惴惴不安了。“那,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就这样给自己打气,迎来了正式演出。庆幸的是这次以井上芳雄为首,聚集了众多同心协力的演职人员,强烈感受到了是大家一起迎接首日的到来。
仅仅是原创作品问世就已经让演职人员在排练时相当不安,首日前四天,还有一件震惊的事。
这天是带装彩排前的最后拉通排演(注:顺序应该是首日前四天拉通彩排——带装彩排——两次试演——首日公演),本以为就是普通地在舞台上表演,John一开始将椅子摆成圆阵,然后说“将至今为止的表演全部抛开,演戏和唱歌都在这个圆圈里和同伴们交流”,真是意料之外的展开。我内心哀嚎“不不不,还是跟平时一样演嘛。”
不过这样做自有他的意义。一旦登上舞台(面向观众),就变成180度的表演,而这样做是为了将表演意识扩展成360度。
第二天有众多媒体和相关方出席,在这个时间节点,做圆阵排演感到由衷抱歉,也正因为是到了深思熟虑的最终阶段,这样的磨练即有必要又有效。容易担心的我,对能否将莎士比亚独特的繁复台词表现得让观众理解,充满不安。当帷幕拉开,“啊,有很好的传达到。”我才多少有了实感。无论处于何种状况,John也一定会要求“台词要充分传达”“剧情要好好表现”。能将这些实现,多亏了包含圆阵排演在内,John独到的排练方法。
与《SHOCK》比起来,体力上的消耗一点也不辛苦。对表演高度集中注意力则是不同形式的辛苦了。 由于台词也很难,演出再多次也丝毫不能松懈。以前向观众通过语言传达情绪很有难度,而这次的台词根本连对话都称不上,还要由全体演员共同完成,相当难记了。正常表演是在对方说完台词并理解之后,再说自己的台词,John的指示是演对手戏时,台词之间不留空隙,登场人物都自说自话(笑),虽说如此也不是完全不听对方所说,真是一丁点儿也不能松懈。
为了不破坏英语的韵律,台词采用直译,充斥着大量倒装句。对于独特的节奏和插入时机很难把握,也许只有尝试这样表演的人才懂。(笑)
被一向严厉的社长表扬了!
8月初杰尼桑来看演出了,据说赞不绝口。当然不是说我,是作品(笑)。
来之前我跟杰尼桑提过“感觉会是您喜欢的类型哦”。因为是戏剧性十足的作品,不仅台词抽象,各种场景也不使用实物表演,仅用身体表现骑马的姿态,只持一根棒作为剑,是全权交由观众去想象的表现方法,而非绚丽奢华的演出。这与杰尼桑制作秀的方式大相径庭。
一旦拉开帷幕,如刚才所说的,“罗列台词的方式与英语的节奏相同”,杰尼桑对此也有同感。这样的感想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明明是长时间观剧会睡着的人嘛。(笑)
谢幕的展现方式这次也下了一番功夫。不以陈词致谢而是作为剧中角色演唱一首歌。也都是John作品的惯例。平时谢幕是脱去角色外衣,以“堂本光一”登场,这次参杂了角色和本人,感觉很奇妙。(笑)
与《SHOCK》的观众层的区别,因为看不见观众席并不清楚。意外地,因站位的关系,比《SHOCK》更少机会看见观众席。只是,总觉得女性观众的比例会超过《SHOCK》吧。听说这次的票十分抢手。男性不会耗费如此多精力去买票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