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
红包 去年腊月,父亲身体不舒服,去一家农合定点医院检查,确诊是小肠疝气,大夫说当天住院第二天就能手术,太效率啦!母亲比较封建,信老话正月看病不吉利,再说父亲是正月的生日,于是问父亲的意见。父亲是非常坚强的人,一辈子也没动过手术,当时觉得不太严重,最后手术定在二月二。二月初一,因出差,弟弟负责办理入院手续,向病友打听后得知,主刀500,麻醉师200。弟弟给完后,大夫说,这个红包他不会自己拿的,得交给主任统一管理,这与以前的理所应当和半推半就略显不同呢!手术当天,我和弟弟推着父亲进手术室,与麻醉师交接时我主动退了出去,以便弟弟给红包,听麻醉师说,心意领了但不能要,这是我的工作,肯定不能要。这一刻,我肃然起敬!给红包一事,家属的心里是:让大夫给好好做,早日康复,病人少遭罪,医保内的药多些最好;病人的心理是:手术就看大夫了,给红包一定比不给做的用心,能手到病除。这让我想起另一民生问题-教育。朋友爱人是幼师,她说每逢年节有家长给红包时,都不忘说一句,麻烦老师好好照顾我家孩子。其实,也就在收红包的那一刻记得是谁的家长,之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一般不会特别照顾,送红包的家长挺多的,也照顾不过来,到底该重点照顾哪个呢,真记不住啊,所以一视同仁,但还是会尽责工作的,这应该是普遍现象吧!南北方在看病这件事情还是有差异的,同学父亲在东北某省会城市和杭州分别做过几次手术。在东北,办事儿前是先找人的,即找亲戚朋友托关系找门路,包括看病。同学父亲东北某省会做手时术,每次都按照惯例给主导大夫和麻醉师红包,如果包间紧张,护士长也要给的。同学说第一次去杭州手术,给红包时大夫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大夫说:你做手术花了那么多钱,病人也挺痛苦的,为什么要给我红包,这是我的工作啊。自此,我对杭州的印象又亲近了许多,还特别和家人去杭州和乌镇玩了几天,话说乌镇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