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二)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来投资记住:只有适合自己的基金才能带来安全而丰厚的回报,只有善于投“基”才能稳坐钓鱼船。所以我们要在基金的选择上多花些精力。我们已经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且确定了自己的投资目标,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确定的投资方向下进行基金的选择,以便获得我们所预期的赢利。(一)寻找更能赚钱的基金在能保证达到投资目的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收益。1.尽可能多地投资股票型基金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来看,持有股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要远远超过其他类别资产。因此,如果一个投资者把基金作为家庭长期财务规划的一部分,追求长期的资本增值,就应该将投资重点放到股票型基金上来。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青睐投资债券型基金,其实从投资实践来看,债券型基金的收益并不比投资单个债券好,同时,购买债券型基金还要支付昂贵的申购费和管理费。所以投资债券型基金并不比直接购买债券有多少优势,它只是作为投资者间接投资于债券市场的一个方便的渠道。有的投资者担心股市行情的大势对股票型基金产生影响,在证券市场大行情走弱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很
。有的投资者担心股市行情的大势对股票型基金产生影响,在证券市场大行情走弱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很难盈利,这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其实投资基金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股市的行情走势,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持有原来投资份额。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股灾,哪怕我们一次也没有避开这些股灾,长期投资的结果也远远强于撤出股票的投资。基金投资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因股市大势的调整而惊恐,相信自己做的是价值投资,股票分红使基金获得的收益也远远高于将资金存到银行获得的利息。另外基金投资也是要分时段的,并不是说我们一定将自己银行里的存款投到资本市场才叫理财,投资是一种理财,不投资也是一种理财。在证券行情弱市已经非常明朗的情况下,我们没必要冒险将资金进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而是要等待入市的机会。2.按基金类型来对基金做评价之所以要按照基金类型来评价基金,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在不同的市场时期和市场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价值型投资基金比较注重的是投资的增值潜力,如果因为某只基金近期表现持续落后市场而认为该基金不佳,可能就错过了一只很好的价值型基金投资机会。选择价值型投资基金我们要有等待的耐性,没有耐性的投资者可能会抛弃价值型基金来追求成长型基金,而结果往往是介入时机正是成长型基金走向衰败之时。投资大师彼得·林奇(Peter Lynch)指出了一个分析基金收益对比的基本原则——比较基金收益的差异要基于同一投资风格或者同一投资类型,而不能简单地仅从其收益率一方面考虑。如果想在基金市场取得更高的收益,要求我们专注比较同一类投资类型基金的收益情况,发现有增值潜力的基金时可以长期持有。3.选择行业性投资基金
。3.选择行业性投资基金如果希望在基金市场赢利更多,就要对基金资金所投向的行业有一个了解,所谓行业基金,是指投资范围限定在某个行业的上
基金市场赢利更多,就要对基金资金所投向的行业有一个了解,所谓行业基金,是指投资范围限定在某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基金。从国内基金业的情况来看,国内专门投资于某个行业的基金较少,因此目前对行业基金的投资空间还比较有限。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少数投资行业明确的基金更有投资价值,我们应进行基金投资前景的分析,并及时调整基金投向和投资策略。
(二)参考以往投资业绩如何选择表现优异的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或资本增值型基金呢?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通过基金以往的表现来选择的,尤其是热衷于研究基金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我们可能会选择排行榜上最近一年或者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将资金投资于这个基金。其实这种参考基金以往业绩的方法并不可行,因为这可能是基金公司将大部分资金冒险投资于一个行业或一种热门类型的公司短期内获得了成功,而在下一个年度这个基金公司可能没有原来那么好的运气而排到了收益榜后几名。事实告诉我们,基金业中的短跑“冠军”不一定是长跑健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弄清支持基金获得“冠军”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基金收益情况的短期排行只能作为投资的参考,它是否能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取得稳定的收益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内容。业绩是大多数投资者能够找到的唯一参考标准,所以,选基金,业绩还是硬道理。尽管不能简单地依据基金去年一年的业绩去按图索“基”,但基金以往的业绩对选择基金的重要参考意义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关键要看如何去运用。一年的业绩表现随机性很大,看看就可以了,三年以上的运营业绩更为重要。除了多看长期业绩表现外,在考察基金以往业绩时还要关注这些业绩是如何取得的。比如,一个总是处在正常申购和赎回状态中的基金和一个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基金,若取得了一样的业绩,其难度和意义则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封闭状态下的基金规模是固定的。年终净值出现大幅拉升的基金,和一直平衡地运行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基金,其业绩的含金量也是不
基金,和一直平衡地运行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基金,其业绩的含金量也是不同的。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可能不能深入地分析某只基金最近取得高收益的原因,那就需要更多地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它更能表现出一只基金的发展潜力和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
(三)基金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好很多投资者担心自己投资的基金净值会在短时间内下挫,于是有人要问投资净值低的基金是不是更划算。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价格越低的股票越有投资价值,因为股票本身的收益能力是一定的,也就是说股票存在内在价值。当股票的价格下跌偏离其内在价值越多,越值得投资。如果我们认为基金净值和股票价格是同一个概念,那就进入了误区,其实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可能与股票价格的形成更相似,它由买卖供求关系决定,但是这个价格形成的基础也要建立在基金份额净值的基础之上。开放式基金的价格与基金的份额净值直接相关,它与股票价格只有少数共同点。比如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总资产都等于单位份额价格乘以份额总数。股票价格由市场决定,它与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关,由于上市公司的总股数是一定的,当投资者对股票看好出现大量买盘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上涨。但基金的份额净值却与投资者的供求关系没有关系,它完全是由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初始份额净值决定的。股票价格低时,可能是投资介入的良机,但基金的净值低时并不能说明这只基金更有投资价值,同样,高净值的基金并不意味着投资昂贵。在同等情况下,基金净值高是基金业绩表现优异以及基金管理人经营能力强的表现,不存在净值的上限和上涨空间的问题。投资净值低的基金不一定就是好的投资,投资净值高的基金也不能保证让我们盈利更多,我们进行投资选择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总回报率上,而不是基金净值
而不是基金净值上。基金净值的高低跟基金未来的回报率没有太大关系。晨星网公布的前十名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净值数据如表2-3所示。
(四)选择基金考查基金规模在考察基金公司的状况时,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基金公司的资金规模,它决定了基金实力的强弱。此外基金的管理费用取决于基金的规模,丰厚的管理费用才是留住优秀的投资团队的保证。《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的报酬以基金净资产的1.5%年费率计提,这就意味着基金规模越大,提取的管理费用就越多。一些管理规模较小的公司,我们很难相信它能留住势力不俗的投资团队。例如,一家管理3亿元资金的公司每年能够收到的管理费用只有450万元,扣除公司的各种经营成本留下来的费用很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的百万年薪。因此仅从这一方面考虑,可以看出基金公司的规模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经营业绩。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基金的资金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的基金反而有弊端。俗话说“船大掉头难”,大规模基金也是建仓容易出货难。小规模基金有调整持仓灵活的优势,所以小规模基金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比大规模基金容易些。虽然每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以往的业绩,但就此分析基金的业绩也是明显错误的。基金公司的业绩与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与公司的宣传手段和成立的时间长短有关系。晨星网公布的基金规模前十名排名如表2-4所示。
案例1:选择分红方式要因人而异一个偶然的机会,闫先生通过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推荐购买了开放式基金,之后由于忙于生意,便没有时间去打理自己的基金账户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闫先生的女朋友想要买车,他才突然想起来自己在开放式基金里还有一笔资金。好长时间没有关注,不知道基金投资收益怎样了。通过网上一查,曾经1元钱购买的基金现在已经涨到了1.5元了,而且还有6万多元的现金红利,这样算来他所投资的基金盈利已经超过了60%。闫先生这次意外地获得了这么高的收益,他非常兴奋,从此迷上了基金投资,常在网上看有关基金的常识,还买了《基金高手》来学习。通过学习他才知道,在证券市场牛市行情中,股市大盘指数都能翻倍,能够达到60%的收益并不算太高。另外他对自己购买基金选择的分红方式有些后悔,当时他只是稀里糊涂地就投资了基金,不明白基金的分红分为两种方式,如果当初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的话,分红的6万多元钱就又可以变为基金份额了,随着这些基金净值的增长,他的实际收益应该可以更高。同时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几乎是不用申购费用的,这也是红利再投资的一大优势。由于当时选择分红方式不当,6万元错过了投资机会,闲置了很长时间。今天他想要将这6万元再投资的话,不但失去了增值机会,还要另付1.5%的申购手续费。因为闫先生已经做好了长期投资打算,现金红利的闲置对于他来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种情况下闫先生可能适于红利再投资这种分红方式,也就是选择基金份额作为分红方式。
闲置对于他来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种情况下闫先生可能适于红利再投资这种分红方式,也就是选择基金份额作为分红方式。选择红利再投资这种方式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牛市行情中,选择红利再投资,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在一般情况下,选择现金红利方式的投资者还是比较多的,因为现金分红是实实在在地拿到钱,而不是仅仅拿到基金份额。比如在投资市场行情不算很明朗的情况下,选择现金分红可以使一部分资金落袋为安。另外很多投资基金比重较大的退休者或是生活来源受限者,都希望尽快地取得现金收益来补贴家用,这种情况下选择现金分红就比较合适。我们所投资的基金公司业绩也有下滑的时候,在基金公司收益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也应该尽量选择现金分红方式。
案例2:买基金不能盲目看短期收益排名刘先生上大学时学的是财会,也算是理财的“科班”出身,所以他比较能够接受新的理财产品。刘先生早就想把家中的几万元定期存款置换成货币型基金,但是市场上货币基金种类繁多,什么增利、天天收益、增值,让人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购买哪种。后来他为了购买方便,买了一张刊登有货币基金7日收益排行榜的报纸进行研究,经过分析比较他发现排在首位的某某基金7日收益折算成年收益率是定期储蓄的三倍还多,便决定购买这只基金。但他一打听才知道,网上或者周围的银行根本没有这只基金的代售点,要买基金刘先生必须到省城的某股份制银行才能买到。由于他看好这只基金的收益,所以也就不在乎山高路远了,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这只基金。刘先生持有基金的期间经常关注这只基金的收益排行情况,他发现它的排行根本不稳定,偶尔会名列前茅,但更多时候是排行比较靠后。一年下来刘先生计算了一下,投资基金的收益率与银行存款无异,他开始后悔自己盲目看短期收益排名来购买基金了。通过刘先生的经历,我们可以总结出购买基金应该同时关注以下两方面。1.收益的稳定性很多投资者把“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个直观反映基金经营业绩的指标,作为选择购买基金的唯一依据。其实“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是一项代表基金近七日来盈利情况的指标,并不能反映基金过去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
的收益情况,我们不应该被这个短期排行所迷惑而盲目做出投资决定。选择基金应该重点关注基金阶段性的收益情况,比如半年或一个年度的累计平均收益率排行,或者关注基金几个年度的平均收益情况。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购买基金也是一样,能够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基金才是我们应该青睐的对象。基金的流动性是我们应该参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投资基金时往往只注重了收益,忽略了其流动性。我们购买基金应该优先选择购买和赎回方便的基金种类,最好是通过网络就可以直接赎回变现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