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练习】日本的防人之歌中的单身赴任
原文链接:防人の歌に見る単身赴任の悲劇~愛する人や家族とは永遠のお別れ?
单身赴任指的是员工(通常为男性)被公司派到外地甚至外国工作,而妻子和孩子并不同往,留在原来的城市继续生活。
说到单身赴任,大家往往会觉得这四个字,为电视剧小说中悬疑情节的舞台或是出轨的原因等等提供便利的剧情设置。有时候也会听到因为外遇而最终引发杀人事件这样的故事。
这里暂且先不聊杀人事件,大家或许会认为单身赴任是现代经济至上主义(家庭次之)这种制度的产物,其实自古以来这种“一家之主出远门工作赚钱”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战争时期自不用说,就连平时也是这样。
从哪里说起比较好?或许比起历史角度,大家或许对文学世界里的防人更加熟悉吧!据传,天平九年(737年)9月21日正式废除了防人这一制度。
白村江战役中战败 加固防御
当时的日本还处于通过遣唐使同中国大陆交流往来十分兴盛的时期,所以大陆人从大陆渡海来到日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奈良时代,卷入朝鲜争夺之战的日本在白村江战役中战败之后,担心“那群家伙要是来到我们这儿会引发暴乱,而且百济王族又躲了起来”,当时的日本决定加强最容易渡海登陆的北九州一带的防御。

因此而被征用的农民等一般民众被称为“防人”。用现代语言来表示的话,就是“九州北部民间防卫队”吧!
即便是现代,也不好说有没有偷渡者……咳咳咳
当然对于被征用的一方来说,这是非常为难的事情。当时全国各地都上演了一场场“泪的告别”吧!而且费用还是自己承担,我们也不难想象这份泪水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感情。如果放到现代社会的话,这早就该辞掉工作准备诉讼了吧!
融入了以上种种意味的悲伤之歌就这样流传下来,被选入《万叶集》中,统称为“防人之歌”。这名字还真是直接啊!

友情链接:たのしい万葉集: 防人(さきもり)の歌
吟诵留守在故乡的思念之人
这里挑选出几首歌中出现了故乡或者土地名字的和歌。
千葉野(ちばのぬ)の 児手柏(このてかしは)の 含(ほほ)まれど あやにかなしみ 置きてたか来(き)ぬ

这首和歌讲的是 像千叶的野地上的儿手柏那般可爱的人,我却什么还没说就来了这地方。
据说这是一个叫大田部足人所吟唱的和歌。从和歌所传达的氛围来看,这人抱着这份单相思不得不成了防人。可怜人啊!可怜人啊!
足柄の 御坂に立して 袖振らば 家なる妹は さやに見もかも
大概说的是,如果我在足柄的坡上挥挥衣袖,家中的妻子能看见我吧!
足柄位于如今的埼玉县。光看字面意思的话,会以为这是一首表现兄妹关系亲密的和歌。其实不是这样的。
受古时期兄妹结婚这一习俗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妹”这个字很多时候是指妻子。
顺便一提,妻子的返歌(回复对方的和歌)也流传了下来。
色深く せなが衣は 染めましを 御坂たばらば まさやかに見む
大概讲的是我当时把丈夫的衣服染得更深点就好 !这样的话,他在那个坡上挥手的时候我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现充爆发!
贵族们也从防人身上感受到了“物哀”?
除了《万叶集》中保存下来的防人之歌,从防人身上感受到“物哀”的贵族也不少,历史上也有贵族阶级青睐这一和歌题材进行创作的时代。
因为是差人办事的阶层所以能够悠闲地吟诵和歌吧……本以为是这样,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贵族阶级中因为父亲或者兄长还有丈夫受各地领主之命单身赴任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他们或多或少能理解防人的心情吧!当然,两者在生活质量上有着天壤之别。
贵族们以防人或者在远方的友人为对象咏唱的和歌有以下几首。
沖つ鳥 鴨といふ船の 還り来ば 也良の崎守 早く告げこそ
大概说的是,海上的海鸟啊,如果你们看到载着信件的船驶过来,请马上告诉在也良的防人啊! 銀も 金も玉も 何せむに まされる宝 子に如かめやも
意思是,金银珠宝,再好的宝物也不如孩子重要
这是有名的歌人山上忆良吟唱防人的和歌。
山上忆良曾在防人赴任所在地的筑前担任过领主一职,所以他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防人们的悲伤难过。
たち別れ いなばの山の 峰に生ふる まつとし聞かば 今帰り来む
大概意思是,我现在因为某一原因不得不去因幡,但是只要你说你等我回来,我会立马赶回来见你。 这是百人一首第16首 在原行平的歌。 虽然并非是防人的征用或者领主的任命,而是在政治斗争中不幸落败,但是各自的心情却有相通之处,所以在这里简单介绍了这首歌。
在原行平晚年的时候被流放到了须磨,所以也有观点认为他是光源氏的原型之一。
淡路島 かよふ千鳥の 鳴く声に いく夜寝覚めぬ 須磨の関守
大意是,须磨的关守被前往淡路岛的鸟的鸣叫声,吵醒了好几次了吧!
这也是百人一首中的歌。第78首。源兼昌所作。 虽然这首歌只是描述了一个普通的情景,但是只要一想象那番场景,就不知不觉有种悲凉之情涌上心头。
放到现代社会的话,大概就是“那家伙现在一个人在外工作,今天估计也是刚睡着的时候被客户方的电话吵醒了吧”这种感觉吧!
无论是怀着悲凉之情赴任的防人也好,还是目睹这一切的上层领导也好,大家都觉得“防人太可怜了”,于是决定停止征用农民担任防人。
虽然防人制度持续到了武士阶级势力抬头的时代(大概是平安末期),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天皇等贵族阶级还有着体恤庶民的胸怀。